近日伊斯蘭恐怖組織「哈瑪斯」在以色列贖罪日假期發動大規模恐攻震驚國際社會,不僅是「哈瑪斯」對以色列平民的殘酷暴行令人髮指,以色列引以為傲的軍事力量及情報能力無法事先防範「哈瑪斯」恐攻,也讓各界感到訝異。
在以色列矢志復仇的時候,親以色列跟親巴勒斯坦/哈瑪斯的輿論戰正在國際社會如火如荼,左翼、反猶、穆斯林等成分複雜的親巴勒斯坦/哈瑪斯陣營不僅為「哈瑪斯」的暴行洗白,同時也配合伊朗、「哈瑪斯」進行認知作戰混淆國際視聽,親以色列陣營則勉力扭轉這股逆風。
台灣面對「哈瑪斯」發動贖罪日恐攻的重大國際事件,除了表達對恐攻受害者的哀悼及人道上的關懷之外,台灣更應該以此為鑑,從下列方向檢討自身的國安政策。
首先,以色列軍隊及情報界對於自身能力的自滿,使得他們輕忽「哈瑪斯」發動大規模恐攻的可能性,同樣的心態是否也出現在台灣?台灣的軍隊及情報界公認跟以色列的同行有極大的差距,但是卻有著強烈的夜郎自大心態,這樣的態度如何能應對比「哈瑪斯」更為強大,更工於心計的中共?
其二,以色列在贖罪日恐攻之後,立即進行動員後備役三十萬人,並且發放充分的裝備,反觀台灣,是否有這樣的動員能力?儘管國防部長邱國正自信的說「按照以往動員教育召集經驗,報到率滿高的」。但是這種論調在軍事網路論壇許多具有軍旅經驗的網友看來,根本是自欺欺人,他們指出在平時不僅是召員報到的意願不高、裝備的陳舊更是打擊召員士氣,倘若是在戰時的混亂情況,目前台灣的後備動員如何有效運作,是一個未知數。
其三,贖罪日恐攻之後,以色列在國際輿論戰陷入苦戰,特別是面對國際穆斯林社群、左翼、反猶等幾股勢力的結合,親以色列及國際猶太社群也盡力在輿論上反擊,這突顯國際輿論戰的重要性;儘管台灣在國際上的形象不若以色列如此兩極,但是面對中共的大外宣深深影響國際華人社群甚至國際主流輿論的當下,倘若未來中共挑起台海衝突,台灣如何在國際輿論戰贏得先機,爭取國際主流的支持,是台灣國安團隊及公眾必須深思的課題。
以色列遭遇贖罪日恐攻,台灣要關注的不該只是油價、人道、中東變局等議題,更應該從這次以色列受挫的教訓中,反過來檢視自身在國防、情報、國際輿論等層面的不足加以改革,才能因應日益嚴峻的台海局勢。
作者: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