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作為一種常溫常壓下,是易燃、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氫的化學符號為H,在元素週期表上是排列第一位之元素,且其原子質量為1.00794u,不僅是各種化學元素中重量最輕的元素,亦為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元素。事實上,氫氣是過往已知卻無用,但近年來氫能源發展而一飛衝天,也被視為破解傳統化石燃料有限性的制約,由於傳統石化能源的有限資源和造成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加諸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導致有限的石油資源和石油需求增加,高油價問題也始終成為地緣政治的導火線,隨氫能源技術發展,讓美國與中國等大國逐年重視氫能源的研發。
上世紀70年代,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教授博John Bockris,在通用汽車技術中心的一場演講當中提出:「氫經濟」(Hydrogen Economy)一詞,推論氫氣未來可以逐漸取代石油,成為支撐全球經濟的主要能源。隨著氫能源開發技術的日新月異,氫氣慢慢可作為高能量密度載體、透過儲存及移動而達到多種應用場景。由於氫氣來源多樣且豐富,除了風電、太陽能、水力等再生能源類之外,也可利用傳統化工業的裂解、重組、提純後,成為燃料電池氫氣來源。因此,全球主要國家無不大力投入政策資源,研發氫氣能源的發展技術。
美國拜登政府2022年業已計劃斥資逾90億美元,投資一系列綠色氫能計畫,目標是促進氫能的應用,幫助國內製造業減少碳排放。白宮表示:能源部將斥資80億美元建立區域氫能中心,以擴大氫能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另投入10億美元降低再生能源產氫的成本,並砸5億美元支持氫能設備生產和打造國內供應鏈。以聯邦政府為例:美國能源部撥款提供6400萬美元於氫研究項目基金,推動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進步,如氫氣生產、運輸及儲存等技術;以州政府為例:加州通過約20億美元延長乾淨能源汽車和燃料補貼至2023年的法案。此外,加州亦編列每年2000萬美金於加氫站建設。
中國發布「中國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畫綱要」之中,將「低能耗與新能源汽車」和「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分別列入優先主題和前沿技術,同時,發佈大量相關政策配套措施,如《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明確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技術路線與商業目標、《中國製造2025》明確燃料電池為發展重點之一。此外,另根據《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報告2020》所繪製「中國氫能供應體系發展路徑」(圖六)最為重要,報告指出:到2050年,中國氫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例達10%,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3000萬輛,氫氣需求量6000萬噸,進入氫能社會。是以,無論是電動車或氫能源汽車,皆是中國政府大力淘汰高污染的燃油車運輸工具。
氫能源既然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雖說短期內仍難以取代其他傳統燃料來源,但檢視美國與中國等國在發展氫能源政策的趨勢下,筆者認為美中在氫能源科技戰有以下焦點:首先,氫能源缺點伴隨開採技術發展而慢慢縮小,美中兩大國皆投入資源研究儲存氫氣的便利性,使用氫氣作為零碳能源戰略的能源;再者,氫燃料電池不僅可用於移動環境,在產業方面,氫氣煉鋼、製氨等化工製程、半導體等三大產業,堪稱是美中較勁氫能源使用的重要指標;最後,美中兩大國不僅是建構儲存和運輸等基礎設施,也需要提供完善的政策配套措施強化產業投入氫能應用的誘因,甚至要在氫能技術上做出突破,方能率先宣稱已達到氫經濟(Hydrogen Economy)的規模效益。
作者/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