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勢力的形成背景
所謂的第三勢力泛指民進黨與國民黨之外的政黨。不過通常這一個詞彙多出自於2014年以後正式成立的小黨,比如:社民黨、基進黨、時代力量、台民黨。他們夾帶著2014年3月爆發的太陽花運動,從草根社團、NGO組織、學生社團等社會力量轉變為進入政治場域後形成的政黨。在2016年總統立委大選之中最為亮眼的莫過為時代力量,可謂是將兩年前的社會運動能量發揮出來,彷彿鬆動了台灣政治版圖。然而隨著黨內路線之爭引發黨內互打的情況,致使這個曾經寄予厚望的政黨正逐步邁向崩解的趨勢。2022年的今日總得票數竟是2018年的一半,黨內未有順暢的溝通機制與完整政治人才培育的訓練梯隊。造成了時代力量現任立委 邱顯智、王婉諭等人痛心疾首與黨主席–陳椒華共辭去決策圈以示負責,然而隔天陳椒華卻以一百八十度轉變選擇持續擔任黨主席一職,此舉棧戀其位又再次引發風波。那麼究竟台灣政治版圖的第三勢力出了甚麼問題?
二、小黨的困境與採取的選舉策略
雖然地方、直轄市議員選舉採取單記非讓渡投票制,即投票人須在一選區中選擇一位候選人,而被選舉人則在同一區中依照選區劃分加以分配當選名額。這樣的操作確實利於小黨的生存空間。然而一旦到了立法委員選舉時,因採取單一選區兩票制,一票投給政黨、一票給區域立委,最終以票數來決定不分區當選名單,這個選制早已被許多政治學者指出有利於兩黨競爭,而不利小黨。因此小黨黨內除非將宣傳資源集於具有「亮點」黨內提名的特定人才,透過製造聲量以此連帶的把黨的理念向大眾宣傳。
「選人大於選黨」就成為了小黨在面對不論地方選舉或者是立委選舉時所慣用的選舉策略,比如前基進黨成員的陳柏惟、基進黨同時也是「罷韓四君子」的張博洋、時代力量黃國昌、社民黨 苗博雅等,這些小黨參選人參與政治都多少具有媒體聲量,並透過個人清晰的表達能力獲得選民關注。由於選舉投票制度的差異,致使小黨的其他價值與所關注的議題形成難以成為公眾討論的焦點。同時因為保證金的制度也讓小黨必須透過各方募款籌措才有辦法投身地方政治。
三、小黨如何生存與擴大
客觀而言選舉投票制度的更動與廢除保證金制度才是根本,而保證金充其量只是過濾了「沒有錢」的潛在選舉人,依舊無法達成「有品質」的政策討論。然而就現況下,小黨的存在仍局限於高度都市化的地區。因此若要有所突破,勢必要點出在地問題,同時投入的選舉至少提名縣市議員並連帶數名里長候選人,並且串聯在地NGO補足「組織戰」的不足,並以4年為單位深耕於地方。此外,藉由候選人的專業與黨所關注「特定議題」為選戰設定議程,監督現在的地方政府引起關注,從而做出其他黨派候選人的市場區隔。
另外,小黨若要擴大成為具有撼動國家大局的影響力,除了在地方選舉上持續突破。更重要的是,需在立法委員與縣市首長選舉有所斬獲。若有一黨能拿到一個執政縣市,那麼便以此做為基地加以培植專業的政治工作者,藉由掌握縣政資源擴大原本既有的公共議題,此舉是小黨能夠產生執政梯隊的重要里程碑,那麼第三大黨便不再是夢。
最後,不論本文所提及的政黨或多或少都有「政治明星化」的情況,將鎂光燈聚焦於特定候選人身上,選民則以人為投票的對象,而選舉制度亦是催生期現象產生的原因。一旦發生這種情況,若具有人氣的選舉人與黨意有所不同,那麼選舉人依仗其資源的優勢具有話語權時,最終演變便是一個黨的瓦解或成為依人政黨。因此台灣的「第三勢力」若要將黨的政治理念影響到地方治理,可能還是得選擇根據地,好好扎根在地,方能出頭天。
作者/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