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台灣社會將迎來憲政史上第一次的憲法複決案的投票,其主要針對十八歲投票權的決定,同時也是蔡英文執掌政府第二任期的期中考。這場大選的主旋律圍繞在新竹市與台北市,彷彿其他縣市的選舉似乎不存在。這或許是過往媒體總部設在台北的情況,而地方首長選舉又以台北市為重。台北市作為首都,往往是各黨各派問鼎中央的重要一戰。因此聚焦於台北市似為長年以來台灣社會普遍的處境,然而這個社會並不是只有台北。
過往其他縣市首長選舉,除非是「特殊情況」否則通常難以映入大眾的眼簾。彷彿各縣市必須要論證自己存在的「價值」才有被報導的機會。比如2018年高雄的選舉,因為韓國瑜個人的形象使高雄市成為矚目的焦點。回過頭來,這一次新竹市市長的選舉似乎也有類似的處境,這之中牽涉到民進黨柯建銘在新竹勢力的影響。筆者仔細翻閱民眾黨新竹市市長參選人–高虹安的社群平台,發覺今年六月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相關網路聲勢不斷向上攀升,甚至超過國民兩黨的吼選人。近幾日的新聞又發現新竹市國民黨勢力竟動員里長支持高,顯然棄保效應已出現。這點充分反映了台民黨與國民黨兩黨之間的票源相近的事實。整體而言,新竹市的對決說穿了是政黨間的藍綠動員集結,與台民黨能否延續的保衛戰,對於汲汲營營於生活的全國百姓而言,並未顯示其具有公共利益的面向。
換言之,作為一個公民如何在這幾天在「有限的人選」中決定一個「較為可能」實現的政見做選擇。首先,必須從政治的整體格局加以切入。目前掌握中央行政資源較多的民進黨,若地方選舉中,候選人提出與中央政策相互呼應的政策,確實較為可行。不過這僅僅只是及格分。在地方上的候選人如何針對地方的特殊性去做討論,譬如:桃園市、新竹縣市因應產業需求與吸納首都圈人口,青年成家立業多以此地作為優先考量,因此托育與社會福利等政策是值得參考的面向。其次,其他政黨的候選人,如何在整體政策上提出「地方包圍中央」的政策,亦即跳脫出既有政策框架,指出現況的問題,並告訴選民為何「交給這一黨」有用。
另外,選舉公報中的政見說明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支撐這個社會的枝幹,往往是具有影響力卻沉默的多數。在忙於生活與現實壓力的交迫中,選舉公報提供了相互比對的可能,僅花費三十分鐘即可瀏覽每位候選人對於這個「直接向選民說明」公共宣傳品的重視程度。有些候選人甚至多以QR code作為補充說明,放在其公報的欄位中,不妨掃描看看。或許我們能夠做的事情有限,但是從其政策說明,甚至許多媒體也整理出地方選舉政見以供選民參考。如果一位候選人連具體的政見都無法有效地說明,那麼它或許所考量的是「其他因素」,那麼我們如何從「其他因素」去衡量他能積極有效作為呢?
筆者認為,作為一個選民。我們應該看的是候選人所屬的政黨價值,以及這位候選人到底有無提出具體政見的能力,作為判斷其是否適任的標準。現況下雖有保證金制度以及選制有利於兩黨競爭的政治現實,但是並不代表沒有突圍的可能。如果說作為一個選民只能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選項中挑出一個好一點的選擇。希望大家思考的是,不僅僅是這位候選人「是否有做事」的層次,而是更應該反思,我們所認為的「有做事」具體來說是指什麼,是地方上的選民服務?還是提出政策的落實?抑或是其他可能。
最後,若抱持「兩黨一樣爛,藍綠惡鬥」的說詞,其實是迴避掉台灣政治複雜的面向,而無法思考當前整體局勢的問題所在。此外,地方選舉難道不會受政黨整體立場的影響嗎?如果這些說詞指的是一個現象,那麼這個現象裏頭有很多複雜的運作機制,實在難以化約為選擇特定政黨的原因。這場地方選舉不是選一個「會做事」的人,而是要放到全體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思索自身的生活場域與候選人的關係,或許這些討論我們作為一個選民能做到的幾個思考層次。
作者/鄧家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