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爆發新冠肺炎Omicron變種病毒大規模本土疫情,官方考量症狀大多為輕症、內部經濟情勢、世界各地作法,決定放寬防疫限制,朝向跟病毒共存。
但媒體及網友分別進行民意調查,發現有部分民眾堅持清零,期待防疫警戒升級,如沒對這些民眾做好溝通,可能發生像日本「自肅警察」那樣,動私刑強迫其他民眾加嚴防疫,影響人身及財產安全事件。
身為堅持清零派的我,反思本身想法及觀察相關討論,認為讓清零派接受跟病毒共存可這樣做:
一、建立對台灣的信心:部分民眾依以往外在情勢、內部經濟,看衰台灣未來發展,但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台灣染疫人數及比例低,維持經濟發展讓世界稱讚,以結果來看,對台灣勉強有信心。
因此跟進世界其他疫情嚴重地區,採取跟病毒共存政策,會讓這些民眾懷疑幹嘛主動放棄治療?認為是證明台灣防疫失敗,以前只是運氣好。
對此可讓民眾回顧努力防疫的過程,稱讚因民眾配合防疫,爭取不少時間等到疫苗、藥物,接下來可怎麼做,讓疫情早些趨緩。
二、縮小期待落差:雖防疫官員曾說放寬防疫限制,會增加染疫人數,但依現在單日染疫達萬人來看,比起以前每天確診人數經常加零,落差太大很難接受;加上Omicron變種病毒造成不少香港及南韓民眾送命,會有民眾認為病毒就是病毒,談什麼共存?
對此可具體說明接下來的防疫政策、相關醫療研究,減少期待落差。
三、減緩對生活的影響:不少民眾擔心防疫專線打不通、醫院沒床位、藥物不夠用,即使有藥物也可能受限身體狀態而不能服用;如被匡列隔離,請病假或家庭照顧假可扣薪,也沒特休假可請,甚至因此丟了工作;也擔心如發生重症會來不及送醫急救,出現後遺症就沒辦法享受美好人生,或康復後被歧視。
對此需讓民眾了解要如何通報、醫療資源運用動態、隔離期間可如何拚經濟、如何處理相關勞資糾紛,及發生後遺症、心理創傷可去哪治療,還可申請哪些社福補助及服務減少衝擊。
四、讓憂國憂民派安心:部分民眾認為不少老人及小孩因身體狀態、年紀限制,沒辦法完整施打疫苗,及醫療工作人員過勞,也擔心增加全民健保、官方財務負擔,會堅持清零、反對跟病毒共存,希望減少社會負擔。
對此可說明醫療資源分配、全民健保及官方財務狀況,讓民眾了解事情不會那麼慘。
畢竟面對這波大規模本土疫情,需要像《人類大疫考》書本形容那樣,每個人雖拿到不同考題,但只要互相合作,就能一起順利過關!
作者/張居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