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因素,海軍新一代的主力艦造艦計畫可能被迫延宕,這時適度外購仍為一個可行的方案。
自蔡英文政府上任後,海軍推動一系列的建軍政策,包括為人所熟悉的潛艦國造、國艦國造等政策,不否認隨著上的世紀海軍艦艇的建成、服役,海軍主力水面艦普遍服役超過二十餘年,在此情況下海軍對於下一代主力艦的需求甚殷。
然而,原先海軍規畫建造八艘4500噸級的新一代巡防艦案,目前可能改以先行建造2000至2500噸級的輕型巡防艦8艘,雖然海軍沒有否認,但該案已在海軍目前的規劃中。
對於海軍來說,水面艦的目的在於平時維護海上之安全,戰時他配其他軍種進行聯合作戰,故海軍仍有水面艦的需求。然而在造艦技術,特別是未來艦上的雷達系統,神盾系統能否納入艦艇中,已是各方討論與關切的重點,短期內軍方可能無法將神盾戰鬥系統納入艦艇上,本文有兩點建議。
首先,海軍的主要任務為制海,並且在戰時阻止敵軍對我進行兩棲登陸作戰,由於海軍先前已向美方採購「岸基魚叉反艦飛彈」系統,配合現有的「雄風岸基系列反艦飛彈」,嚴格來說海軍的部分制海任務,能由岸上的海鋒反艦飛彈大隊分攤,新一代的水面造艦案應能適度延後,待技術成熟後(雷達系統)再進行建造。
其次,假使海軍對於造艦案需求甚殷,這時應嘗試向美方採購新艦,包括美軍已退役的提康德羅家級神盾巡防艦,或美軍新型星座級巡防艦,雖然兩者皆為美軍艦艇,前者為已除役的裝備,後者為正在建造的艦艇,軍方應試圖向美方徵詢,以利未來海軍新一代水面艦的服役時程。
雖然採取外購艦艇的作為,與海軍國艦國造的政策相違背,但基於技術、服役時間、兩岸軍事失衡等狀態,目前海軍的水面艦雖然在實力上仍能與中共海軍抗衡,但隨著共軍新一代水面艦快速成軍,台灣若要在台灣海峽附近的海域維持相對嚇阻,向美方提出採購二手神盾或新式艦艇確有其必要性。
作者 / 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