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封建保守?真的那麼壞嗎?

  • 世代
  • 國際
  • 歷史

台灣民眾對於「封建」的印象是僵化、守舊、權力集中於王侯手中。但實際上封建社會除了君王之外,來自教會的力量、來自軍事貴族的力量、來自工商團體的力量並不全盤聽命於君王,而是端看他們之間的「契約」而定,因為當時並沒有所謂的「公共vs私有」的概念,這代表著社會的自由度很高。…當時普通人所要繳納的稅,就是與封建領主的私人契約所訂下的納貢,所謂的戰爭,僅限於貴族之間有限度的戰爭,不能執行將所有敵國平民視為敵人進行殲滅的總體戰。西歐中世紀就是一個這樣自由的時代,所以能夠孕育出擴及全球的現代世界。

在東方知識份子的眼裡,封建保守反動份子是一種很嚴重的罪名。但實際上,封建保守真的那麼邪惡嗎?還是這是一種認知偏誤造成的誤會?不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封建秩序究竟是什麼吧?

中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典型莊園。 圖片來源:巴哈姆特
中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典型莊園。 圖片來源:巴哈姆特

西歐中世紀的封建秩序

現代人因為大多數公共領域都交由單一政府管理,很少人能夠理解傳統封建社會的社會運作呈現怎樣的風貌。事實上,中世紀以來的西歐封建社會是孕育出現代社會的胚胎,甚至我們可以說是,目前在全世界的人類生活都深刻地受到當時所遺留下來的觀念、制度、技術所影響。也就是說,當我們提到現代化的時候,所代表的是整個西方文明的秩序輸出擴及整個人類世界。現代化其實是近乎全球性的全盤西方化。

西歐封建社會最重要的特徵是自發性。也就是封建社會自治團體主要來自於民間自發的社會團體。這和台灣民眾觀念裡面,將一切交給政府包辦的印象差異很大。實際上,現代的英美習慣法系的國家裡面,連審理官司的法院、維持治安的警察、甚至是軍事武裝團體都有某種程度的比例是由自發秩序團體決定的。

這樣的自發秩序團體,粗略來說可以分為三種典型

第一種是具生產力的工商業團體,這包含負責交易的商人、手藝人與各行各業的集團,他們就是現今公會、商會與工會的前身。第二種是具武力的軍事團體,通常是由負有戰爭義務貴族組成,第三種是能穩定社會秩序的宗教法律團體,通常是由神職人員負責。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類團體的功能經常重疊,也不具壟斷性。像是宗教法律團體的神職人員某些本身也是騎士團成員,仲裁糾紛之後他們具有執行雙方私人契約的實力。工商業團體的成員有的為了捍衛自己的產業經常跟軍事武裝團體合作,確保外來入侵者不能隨意地強盜打劫。當時很多的大學,其實是為了培育神職人員所設立,然而這些大學裡面的學生,他們本身也具有相當程度的戰鬥能力,大學甚至能夠以自治團體的名義對其他自治團體宣戰。

像這樣的社會什麼好處

台灣民眾對於「封建」的印象是僵化、守舊、權力集中於王侯手中。但實際上封建社會除了君王之外,來自教會的力量、來自軍事貴族的力量、來自工商團體的力量並不全盤聽命於君王,而是端看他們之間的「契約」而定,因為當時並沒有所謂的「公共vs私有」的概念,這代表著社會的自由度很高。民族國家尚未出現,也沒有能夠針對普通民眾有效率進行徵稅與徵兵的機制。當時普通人所要繳納的稅,就是與封建領主的私人契約所訂下的納貢,所謂的戰爭,僅限於貴族之間有限度的戰爭,不能執行將所有敵國平民視為敵人進行殲滅的總體戰。西歐中世紀就是一個這樣自由的時代,所以能夠孕育出擴及全球的現代世界。

現代民族國家由政府壟斷「公領域」之後的現代社會,對普通人來說,義務加重得多,在中世紀不可能有的人頭稅(即:所得稅)加到了所有人的頭上,而軍事戰爭義務,也擴及到了民族國家內部的所有成年男性。到20世紀因為社會主義的蔓延,政府對個人自由的侵蝕更是無所不在。即使沒有實施極權主義的普通民主國家,都出現了大規模的福利政策,這使得人民的稅金負擔大幅度的加重,甚至連保有大量封建殘餘的君主立憲國都大規模的左傾,對人民形成更加沉重的負擔。

當然,希望全世界具有強制性執行公共領域政策的政府通通解散倒退回中世紀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現今政府體制內做好權力制衡,以免過度擴張的政府權力侵害個人自由是做得到的。只是,在台灣這樣一個民眾普遍期待大政府的國度裡,要由民眾自發地要求政府內部制衡是極為困難的,但我還是期許民眾要自行負擔義務,理解限制政府權力是非常重要而寶貴的。

作者 / 常山七次郎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公會 君王 商人 封建 教會 歷史 自治 西歐
2021-08-09 常山七次郎

Post navigation

國民黨的夢幻總教練? → ← 一改歷屆奧運會的經濟效益至上思維:本屆東京奧運注定會名垂千史

Related Posts

中促沙伊復交 台灣應謹慎因應

在中國的斡旋下,中東地區的世仇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宣布復交,引發全球矚目。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分別係伊斯蘭教分支什葉派和遜尼派的領袖,宗教上本就為宿敵,2016年兩國斷交的背景係沙國處決了知名什葉派穆斯林教士,伊朗民眾至沙國駐德黑蘭大使館展開強烈抗議,葉門內戰更是兩國的代理人戰爭,敵對甚久的兩個伊斯蘭政權宣佈復交,自然引起舉世議論了。         沙伊復交並非全由中國促成,事實上,兩國自2021年開始,就在伊拉克斡旋下展開6輪高層會談,但兩國最終刻意選在北京完成最後一哩路,讓中國收割復交之功,反映出中沙伊三國博弈的各取所需,分述如下:         首先在伊朗方面,自美國2018年退出伊朗核子協議並重啟對伊朗的制裁後,伊朗在經貿或地緣上都面臨孤立,自然也樂見北京促成其與另一個中東大國復交,以擺脫「國際孤兒」的困境。         對沙烏地阿拉伯而言,沙國是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其以石油換取美國對沙國的軍備保證。然而近來美國視中國為頭號戰略威脅,遂抽調投注中東的戰略資源回防印太,包含美國表示不再支持沙烏地介入葉門內戰及撤軍阿富汗等事件,都宣告中東已邁入後美國時代,沙烏地阿拉伯自覺安全保障無法再單靠美國,遂開始與力足影響中東局勢的大國發展多元的平衡外交,如在俄烏戰爭爆發後,沙國不配合美國增產原油,反而是與俄羅斯協調後減產原油;去年12月習近平出訪沙國時,雙方簽署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並同意每兩年在兩國輪流舉行一次元首會晤,如今也在中國促成下與伊朗復交。         最後是中國,斡旋沙伊兩國握手復交,營造出中國調停爭端、勸和促談的大國形象,為中國的《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提出渾厚底氣。殊值台灣注意的是,在美國逐步退出中東,俄羅斯也因深陷俄烏戰爭泥淖而無暇分神經營之際,與中東遜尼派和什葉派領袖俱交好的中國,將成中東地緣政治的主導者,這將大大不利於台灣在中東的外交空間;更重要的是,2022年台灣原油進口國前十名就有沙烏地阿拉伯、卡達等六個中東國家,卡達還居台灣液化天然氣進口國首位,若中國於中東發揮影響力削弱台灣的能源供應,將對台灣造成致命性衝擊,政府當局應預作推演,謹慎以待。 作者/王昱培

習近平三連任對台灣及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剖析

習近平三連任對台灣及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剖析 中國新的領導班底正式就任,以習近平為首的新領導陣容,將展開全新的中共政局。在中共公布新的政治局常委名單,打破各界預期後,習近平也如各界觀察的,把沒有實際全國執政經驗的李強拔擢為國務院總理,打破江澤民時代以來的國務院總理規矩。未來的國務院恐將被架空,長年的一個機構兩塊招牌,將轉為聽黨指揮,聽習指令的一人領導時代。 習近平在2013年就任國家主席以來,十年執政以創下中共體制以來的諸多創舉。最為關鍵的,當屬習近平打破鄧小平以來七上八下規矩,更把老祖宗經歷文革教訓後,牢記使命下的規則,要求國家主席只能二任,總書記也只能兩任都拋諸腦後。中國在開完兩會後,正式確立走回毛澤東時代已成定局,唯有中共體制的發展路徑是否也如歷史戲劇般,重回文革時期則是外界矚目焦點。 但對全球來說,中共內部要怎麼亂,只要像習近平曾說的「不折騰人」,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大概也很想袖手旁觀。但問題就出在,習近平的作法,只會讓全球陷入經濟恐慌,軍事風險的格局,歷來獨裁者不發動對外戰爭的很少,俄羅斯普丁就已發動烏克蘭戰爭,一人領導的中國,美國又怎可能真心相信對外戰爭的可能性甚低呢? 所以對美國而言,打蛇要打七吋,所以自2017年習近平修憲三連任後,看準中國要走回毛時代,美國就開始了美中貿易戰,川普政府對中國祭出鉅額關稅,而不再走韜光養晦的習近平,也拒絕妥協,執意發動更為強烈的民族主義,甚至在武漢肺炎疫情造成全球浩劫,中國也絲毫沒有半點愧疚之意,更拿著疫苗向全球兜售,這是當前全世界最嚴峻的格局。 而對台灣而言,最為關鍵的問題就在於,當沒有限速器的習近平一人領導時代來臨,全黨姓習的時候,習近平個人好惡將能主宰一切。特別是對外戰爭,台海危機的可能性大增,因為一人領導的體制,獨裁者誤判的風險甚劇。但我們也從中看到蔡英文總統的戰略忍耐,一堆親中統派刻意製造風向說「台灣不要扮演某國棋子」但蔡英文總統則事實上的扮演了棋手的角色。 從金融時報揭露的資訊來看,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其實非常願意訪問台灣,但蔡英文總統的戰略克制,從台海戰爭風險角度研判,中共會刻意在此時大作文章,不必給中共藉口,不如就在訪美時見面。更以此凸顯若中國有意發動戰爭,「責任在中國」。即便如此,習近平身邊的鷹派是否會仍以蔡英文訪美做藉口,仍不得大意。 不過,從金門有伙房兵疑似「叛逃」中國,再到中國號召500位台灣黃埔退將到中國參加統戰行程,我們仍不可大意未來中國以此做為離間台灣與美中盟友信任關係,讓台灣陷入險境後,再做為習近平武統的天賜良機。國安單位面對習近平三連任後的種種布局,要有更具前瞻性的研判,這不只是全球的新局,更是台灣存亡關鍵的時刻! 作者/慎之

大國博弈下的戰爭邊緣:論我國近期政經局勢與國防安全

近幾個月,臺灣島內的國防議題正不斷的映入大眾眼簾。如此這般情況,這當然與中國勢力擴張息息相關。自1949年以來,這塊島嶼無不壟罩在中國的威脅之中,甚至多次爆發數次臺海危機。 然而如今的中國亦非當年,其二十年來的軍事能力突飛猛進,躍然成為世界軍事能力的第二大國。中國的崛起,騷動了南海、中亞與東亞局勢,引發周邊國家的高度關注。作為島上居民,自不樂見戰事在這塊島嶼上爆發,然而隨著2019年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後,以所謂「一中各表」作為交流的可能性幻滅之後,島內中國國民黨在其政策上陷入了無限循環的困境,民進黨也藉此獲得了2020年的總統大選。此外,美中對抗的國際局勢儼然成為未來十年整體戰略格局。因此臺灣作為東亞門戶、太平洋之鑰,其戰略地位攸關美國利益。而2022年2月份在歐洲大陸上,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熱戰,讓長期潛藏於世界存在的矛盾浮上檯面。這之中牽扯到國族與文化的問題,以及過往政策的歷史因素,也是普丁(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Путин)作為恢復蘇聯勢力版圖擴張的重要拼圖。此刻,在西邊有一位獨裁者,而在東方亦復如是。習近平意圖從中國民族主義的論調當中,除了合法自身權力外,更重要的是,他藉由軍事與外交戰略的手段,藉以締造「不朽」的歷史定位。臺灣作為東亞的火藥庫之一,此刻可能是繼96年臺海危機後,爆發全面性戰爭的可能,然而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近幾個禮拜,我國國防部部長邱國正與立法委員們推動《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法一事,成為朝野諸公們爭相表態與攻擊的對象。其中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甚至將此事變成「讓小孩上戰場」,以此推倒出「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如此以政黨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的國民黨,一如既往地展現該黨長年來的傳統。若希望兩國和平長久,那麼這個最大在野黨應該負起其論述的責任。雖說試圖用外交詞句創造談判空間是外交戰略的ABC,然而該黨主張的一中各表已成徒具虛文的政治現實。那麼,如何告訴我國國民,相信該黨的政策論述,即可避戰?此外,外交的談判是建立在風險的管理上。若僅一廂情願的相信外交能解決國際問題,未免也好傻好天真。因此,不論如何,作為島上的一份子,應將共軍侵略成本提高,同時做好最壞的準備。倘若真的發生戰事,也只能「同島一命,共赴國難」。因此在這個前提下,現今政府釋放的消息,不應視為「與我無關的資訊」,在面對敵國難以預測的狀況下,我們應思索在戰時「如何發揮自身角色」。唯有軍民同體,建立層層防禦並深刻的認識與覺悟,才能在大國博弈中,方能找尋出一條生存之路。 作者/YC

墮胎權被否認後,美國藥管的矛盾

2022年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裁定女性墮胎全並非美國憲法保護的權利。 究竟能不能墮胎長期以來不僅僅是道德層面的規範議題,在法律、政治上也是一個大問題,而美國去年宣布墮胎權非基本權後,出現了幾個或大或小的問題。 1. 能不能墮胎? 答案是:可以。讓我們來想像今天一間餐廳貼出公告「本店不提供免費WI-FI」,顧客甲相當氣憤,說「不提供免費WI-FI剝奪了我們的WI-FI權!」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顧客甲可能是瘋了,不過我們知道兩件事情: (1) WI-FI權不是基本權。 (2) 不是基本權的權利、服務,當事人之間如果沒有契約,任何人都沒有義務提供,也沒有權利要求提供。如餐廳沒有義務提供WI-FI,顧客甲也沒有權利要求店家提供WI-FI。 所以墮胎權被否定,並不代表墮胎是被禁止的,只是美國的醫療院所有權利不提供孕婦終止妊娠的醫療措施,那麼下一個問題是… 2. 可不可以提供有終止妊娠需求的婦女終止妊娠的醫療措施? 答案是:不一定!因為在這個最高法院裁定而使各州政府有不一定規範基準,有些州墮胎不合法,而有些州甚至是非法的,面對這種情況,鮮少有醫療院所願意提供孕婦終止妊娠的醫療措施,於是有終止妊娠需求的女性經常使用藥流讓自己在醫療院所不願意提供終止妊娠技術下可以墮胎,但是… 3. 藥物流產是可以的嗎? 答案是:越來越難!當然,相對於「奢求」醫療院所提供孕婦終止妊娠的醫療措施,選擇藥流規避了醫院的法規限制,多數人選擇藥流,而藥廠提供助流藥物,是契約當事人依照「私法自治」精神所為的法律行為,法律原則上應該尊重。 等等!藥廠可以因為「私法自治」規避法令,那… 4. 為什麼醫院不能夠以契約(私法)自治抵抗法規?? 答案是:因為醫療院所僅僅能就法律規定的「醫療措施清單」中,對病患進行醫療行為,按照事實,孕婦並不是病患,懷孕更不是疾病,而身有「墮胎意願」可能會被視為一種憂鬱傾向,結果被轉診到身心科(?) 而藥物有個好處,就是如果藥物A的名目上是一種治療X疾病的藥物,但是帶有Y副作用,只要標註Y副作用,消費者願意承擔,那麼藥物完全可以上市呦!但是這種有點「怪」的操作造成… 5. 女性購入「潰瘍藥」讓自己流產!? 答案是:對!美國近日市售的處方潰瘍藥的銷售量提高了!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是一種處方潰瘍藥,不是作為一種獨立的墮胎藥,但是伴隨著的子宮緊縮,孕婦如果服用,有機率發生相當藥流的反應,但是這個過程相當疼痛,且有風險,所以另一種處方藥物「米非司酮 (mifepristone)」是個更好的選擇。 米非司酮是一種大規模改變黃體素分泌的藥物,最終引發懷孕初期的胚胎或是胎兒排出母體,但是… 6. 米非司酮本身就是流產藥物,所以被盯上了!? 對,#米非司酮 被 […]

Recent Posts

統戰為什麼不可能成功?談兩岸戰爭與和平的終局

統戰為什麼不可能成功?談兩岸戰爭與和平的終局

[...]

More Info
千呼萬喚始出來,侯郎猶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萬喚始出來,侯郎猶抱琵琶半遮面!

好了!好了!這下子趙董事長、沈老夫子、媒體當道、蛋頭學者,不必因遲遲不表態的侯選人和「無為而治」的黨中央,擔心氣憤,一時患了憂鬱症,總算吐了一口悶氣,晚上可以好好睡覺了! [...]

More Info
如何看待馬英九決定訪中?

如何看待馬英九決定訪中?

[...]

More Info
「郭總統」您的機會來了!

「郭總統」您的機會來了!

「郭總統」您千萬不要相信國民黨會徵召您?他們可能會找您「懇談」,表示對您非常器重,但不會選擇您!任何國民黨員會相信黨中央拋棄侯友宜而選您嗎? 國民黨找您談談真正的理由(他們一定否認)是怕您和民眾黨柯文哲結盟。如果郭、柯合盟,「代誌」就很大條,可說是天大地大。作者徐某人絕不是幸災樂禍而危言聳聽,而是以新出爐、可以信賴的民調數字作根據。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