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源自印度的Delta變種,為什麼傳染力更強?

  • 國際
  • 時事

和原版病毒相比,印度新型病毒對疫苗的抵抗力更強。然而,大部分廣泛使用的疫苗,即使效果變差,仍然保有相當的防禦力,能降低感染的機率;即使依舊感染,也能壓制體內的病毒,減少演變為重症,以及再傳染給他人的機率,不成為傳染源。面臨一個又一個危機,一般人的作法很簡單:日常防疫保持警覺,有疫苗,就去打疫苗!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今年 5 月起在台灣爆發一波,所幸不久後就被控制。病毒離開中國,在世界傳播一年後,在英國、南非、巴西等地,獨立演化出多款傳染力更強的品系,而入侵台灣的品系最初源自英國。

Delta變種病毒傳染力更強。 圖片來源:光明日報
Delta變種病毒傳染力更強。 圖片來源:光明日報

台灣之外,如今在多處廣傳的品系 B.1.617.2 最初源於印度,傳染力又比英國前輩更強,被視為第四種「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 of Concern,簡稱 VOC),WHO 稱之為「Delta」。

有些估計指出,源於印度的新型病毒傳染力,可能為武漢原版病毒的 2 倍。它一度入侵台灣社區,造成零星感染,幸好已經被成功阻絕。今年 5 月,這款病毒也入侵廣州,讓中國當局獲得一批第一手資訊;它為什麼有更強大的傳染力,前幾天發表的研究報告提供了一些線索。

這項研究的對象是廣州 62 位感染者。他們接觸確診者後被隔離,在隨後的檢驗中得知感染。比較的對象則是去年 63 位,原版病毒的感染者。

由於接觸確診者後就被隔離,感染者首度偵測到陽性的日期,就是感染後轉為陽性的時間。原版病毒的感染者,2 到 10 天後首度陽性,平均為 6 天。印度新型病毒的感染者則是 2 到 7 天,平均為 4 天;整體上,比原版病毒轉為陽性更快好幾天。

以 RT-PCR 檢驗病毒,是否為陽性要看 Ct值的設定,Ct值愈小表示病毒量愈高(通常正比於感染者體內的病毒量,但是不完全一定)。同樣判定為陽性,病毒量可以差異很大。

首度陽性時的 Ct值,原版病毒的感染者平均為 34.31,印度新型病毒則是 24。Ct值差 1 是差兩倍,差 10 就是 2 的 10 次方,等於 1024,也就是說換算過去的病毒量,印度新型病毒感染者是原版的 1000 多倍。

感染者體內有病毒,卻不一定多到足以傳染。常見作法是用體外培養檢驗傳染力,如果能養出活病毒,便可能有傳染力。實驗發現 Ct值超過 30 之下都養不出活病毒,姑且假設,Ct值未滿 30 的感染者有傳染力。

不同人感染後,有個體差異。以 Ct值 30 為標準,原版病毒感染者在首度陽性時,只有 19.05% 的人有傳染力。然而,印度新型病毒的感染者,首度陽性時高達 80.65% 的人有傳染力。

歸納起來,感染印度新型病毒的人,感染初期體內病毒醞釀的更快,數量也多得多。病毒在宿主體內可以迅速上升到很高的量,轉為陽性的時候,大部分已經具有傳染力。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它的傳染力更加優秀。

幾天、幾倍這些數字不用過於在意細節,重點是這些資訊告訴我們,印度新型病毒勢頭更快、更猛,對付原版病毒有效的策略,不見得也能封鎖它。

原版病毒的感染者第一次偵測到陽性時,大部分仍然缺乏傳染力,即使之前在掌握之外,偵測到陽性再隔離,也還足以阻擋絕大部份後續傳播。可是印度新型病毒的感染者,不但更快轉入陽性,而且大多數那時已經具備傳染力。

此一特質將大幅縮短可應變的時間,反應速度必需更快,最好在感染者轉為陽性之前(通常是出現症狀之前的更早幾天)預先隔離,但是做到的難度顯然更大。

多數感染者只要變成陽性,馬上就可以傳染,沒多少緩衝時間,幸虧老辦法多半還是管用,只是反應必需更快。察覺病毒入侵後,迅速大量檢驗,快點找到感染者,再以疫調找到接觸者,趕快隔離起來。就算傳染力再高,只要沒有接觸,病毒還是只能被斷頭而無法擴散。

除了疫調、隔離,疫苗對阻止病毒傳播也大有幫助。初步研究指出,和原版病毒相比,印度新型病毒對疫苗的抵抗力更強。然而,大部分廣泛使用的疫苗,即使效果變差,仍然保有相當的防禦力,能降低感染的機率;即使依舊感染,也能壓制體內的病毒,減少演變為重症,以及再傳染給他人的機率,不成為傳染源。

面臨一個又一個危機,一般人的作法很簡單:日常防疫保持警覺,有疫苗,就去打疫苗!

延伸閱讀:
1. Viral infection and transmission in a large well-traced outbreak caused by the Delta SARS-CoV-2 variant(連結)
2. How the Delta variant achieves its ultrafast spread(連結)

作者 / 寒波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Delta 傳染 國際 疫情 疫苗 變種 隔離
2021-07-26 寒波

Post navigation

[轉] 主權在民國家不必「謀獨」! → ← 把握時機解決美豬跟日本核災食品爭議

Related Posts

國民黨誰來匹配缺乏國際觀的侯友宜?

國民黨選總統民調第一,無人可及,當然就是侯友宜。可惜他所欠缺的是國際觀,這點國民黨內以及親藍媒體都不便否認。 那麼國民黨內有足夠國際觀,肯屈居副首匹配候友宜的有力大咖,又有誰?你我想來想去,捏指韜算,有這種份量,自己就可獨立選總統,幹嘛要當人家副首?何況,侯市長新近又不小心陷入「疑美」或是「和中」的泥沼。即使民調再高,他不足的「國際觀」,加上「疑美」,甚至被認為有「反美」傾向,令支持侯市長選民,非常狐疑和不安! 很不幸的,侯市長國內民意的超前,未必經得起外部力量的牽扯,到底最終、總體民意為何?沒人敢鐵口論斷!國民黨內舉行「初選」會是必然之舉。而侯友宜的國際觀必然受各方嚴格檢驗。 想想看初選時,趙少康會怎麼檢驗他?韓國瑜會怎麼批評?郭台銘呢?還有背後有深藍影子的張亞中會怎麼說?初選的裁判官朱立倫會不會因緣濟會,出入可也,都很難說? 世間公論:朱立倫的民調太低,世態炎涼,有心無力,力不足以舉泰山兮!或許心存黨國命祚,有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壯烈情懆,為黨犧牲——- 我不做副首,誰做副首,吾往矣! 朱立倫若有此壯烈犧牲的情操,國民黨內呼之欲出的內鬥或內亂,或許多少可化之無形;而侯友宜的兩大問題也可能順勢解決,為甚麽呢? 你我小公民們大概都記得幾年前,「維基解密」透露出 AIT 祕電國務院,透露朱立倫是受美國保護的「重點人物」。侯市長若能以朱立倫為副首,所有批評侯的反美傾向,「綠皮藍骨」、隱性的的黃復與,都可不攻自破。 而且,朱主席留美多年,身出紐約市名校的著名商學院,和東北角的長春蕂聯盟名校無異;或許朱可能稍通法文,上法國餐廳,用法文點菜一定勝任,絕對不會把中餐看成法式料理。起碼朱能在生活小事上和外人通達無礙,水乳交融。 你我小公民們可不能認為侯市長把中餐看成法國菜視作小事。胡某人可舉昨天所發生的事,稍作注釋:大概是飽受「法國菜事件」的閒言閒語,侯市長一不做二不休,捧出一盤熱騰騰的水餃,昭示全國同胞,這是他除夕夜最愛吃的,也是他以為才是堂堂正正的「中國菜」,其它的中餐都是以紫亂朱的變種、假冒的中國菜,稱之為「法國菜」可也! 現在全國的大小公民們大概可以了解胡某人的「微言大義」了!所謂中餐、法國菜,都不是問題的本質,侯市長的擴大認知的能力,非常有限,才是問題:中餐看成法國菜不是問題,把水餃端出來說這是市長所認為「堂堂正正的中國菜」才是問題。 每當有人問侯市長您若更上層樓,有甚麼雄才大略、建國大網,侯市長總是回答「我只以新北市民福祉為念」!多少年來侯市長以此取悅新北市民和許多台灣人民,博得難以匹敵的聲望!但是,有朝一日,侯市長可能更上層樓,台灣人民開始焦慮起來,侯市長除了那套「老梗老套」外,他還有甚麼?他有潛力發展甚麼?—- 難道他除了吃水餃外,不吃其它中餐,或想嘗試其他「胡食」,吾道一以貫之 ?看來國台辦那位女發言人說的沒錯,台北有很多山東餃子館! 朱立倫主席您大概也認知到,即使你願為黨國犧牲,屈居副首,所謂「任重而道遠」其沈重,一定超乎您的想像!要來的絕不止「烽火連三月」,一切內外檢視,炮火連天,豈止三月烽火!黨內初選一開始,誰說吹響的不是「世代更替」的革命號角?一定嚴格檢查所謂大咖,到底有多少斤兩,尤其是搶到「頭香」者,是不是浪得虛名?—— 趙、韓、郭、張諸大爺們,您們願意朱主席充當侯市長的副首嗎? 作者/胡嚴

好吃水餃的侯友宜

中國北方人說「好吃不過水餃!」說得也是,水餃真的好吃,但是全世界好吃的只限於水餃嗎? 對此問話,侯友宜市長的回答,當然是「是」,absolutely  ,唯一而且絕對的肯定。 韓國人或許對此回答會不甚滿意,他們會這樣回應:「水餃」嗎?哼!哼!那麼我們的「泡菜」呢?—- 何況,誰敢說「水餃」不是韓國人發明的?你們中國人唐朝時遠征韓國,被我們打退,帶走的唯一戰利品就是如何包「水餃」! 所以愛吃不愛吃「水餃」,都可能造成兩國外交爭端;尤其對「食的文化」有強烈沙文主義傾向的法蘭西人:你們居然敢把簡易不上抬面的「中菜」看成是「法國大餐」,把「雜碎」看成是四星級的法式佳肴,這不是「侮辱」甚麼才是「侮辱」? 更令人生氣的,有政治超級大咖,居然把「水餃」抬出來,夫子自道一番,硬拗,等於是說:「法式土司」就是法國飲食文明,唯一且無法超越的成就! 以小見大,你我小公民們可以公正地說,沒有國際觀,即使小如一顆水餃,也會釀成難以收拾的外交爭端!何況其它? 當然,你我小公民們不敢把我們舌頭的味蕾,當成我們唯一的「中樞神經」。我們只是想告訴所謂的超大咖政客,肉食者鄙;若不幸被認為所知有限,不要只為了尋找亷價的「政治正確」,藉勢藉端,鎖定瑣碎名目,攻擊異己,不願潛藏學習,日見其功。 萬一小公民們進步比你迅速,你還在故步自封,繼續耍弄你的老梗和老套,有朝一日落後太多,人們看穿你的底細,新北市國王沒穿新衣,原來只是如此,哀莫大焉!水能載舟水能覆舟,載覆之間,只在一瞬。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以台灣政治變化的迅速,按月計算,需要數季嗎? 作者/徐吁

侯友宜的國際觀

俗諺:知微見著。尤其要知道封裝緊密、不輕易言論的政治人物的細微心思和內心格局,你我小公民只能藉著細心扒尋他無意中透露的口風,而窺視其心中的奧秘。 侯友宜市長除了萬變不改其宗的「以新北市民福祉為念」的老套外,最近兩起「放風聲」的異舉,倒頗值注意。 第一起,全國人民現在都知道他說:「我(侯)不是強國的卒子!」。這個有損國際外交的輕言,到處傳播,聲浪越滾越大。太多人,包括外國友人,都在問侯市長所稱的「強國」到底是誰? 第二起,是侯市長強烈批評蔡總統的年夜飯是「法國大餐」,令多數國民錯愕。明明總統府公佈的圖片,是簡單的中餐(較起眼的是兩小片烏魚子和一條小小炸黃魚),因防疫需要而分盤吃,卻被侯市長炒成「法國大餐」。令人最奇怪的餐中黑色甜點小麵包,被說成是「黑金」!—— 看來有一天侯市長把生活樸實的總統官邸,看成路易式皇帝的凡爾賽宮,日夜笙歌,酒酣耳熱,我們也不用太奇怪了! 這兩件看來是小事,卻可窺視侯市長內心的隱密和格局:他說他不是「強國卒子」的國際觀,或許是壓抑多年的黨國「血性」,不小心洩露出來。黃復興黨部的深藍伯伯您們太誤會人家了:侯市長怎麼會是「藍皮綠骨」! 「法國大餐」是不是多年來由基礎警員爬上來,一路飽受長官們的霸凌,經年累月所累積的創傷症後群?雖然有朝一日當過「警察頭子」,仍然恨恨不平,把總統官邸視作邪惡壓迫的象徵。裏頭發生的一定是腐敗叢生,吃的是法國大餐,而不是一瓶水,一碗魯肉飯,—- 過新年吃起「法國大餐」,令人憤憤不平! 台北市有許多學識高明、歷練豐富的言論重鎮和官僚世家,一定也非常吃驚:他(侯)當過部長級的官員,一定出國考察多次,和友邦官員交際,只會上中式餐廳,所以不知所謂「法國大餐」,是何等模樣?所以,把簡易中餐,看成了「法國大餐」是可以令全民同情和了解的! 看來世間傳聞:侯市長國際觀有限,不是空穴來風!台北市的官宦世家最愛說:為官三代,才懂得穿衣、吃飯。當然三代所吃的飯,若僅限於中國菜,只和國內政治人物交際,怎麼會有世界觀?世人說:連吃飯小事都沒準備,何遑大事?您能說人家說重了嗎! 沒有世界觀,當然容易口出簧言,不知輕重,例如前面所說的「我不是強國的卒子」。或許有許多國人會以為作者戴某,言語太過,怎麽就這樣下斷語。事實上,侯市長的幕僚羣私下也有此等認識:為甚麽他們安排侯市長先訪問新加坡,而不是美國?是不是要先鍛練一下侯市長的「世界觀」,再往美國,面對多方「深層政府」的詰問,才能勝任,未雨綢繆。幕僚們護佑其主,想盡辦法,任勞任怨,算是辛苦了! 不幸萬一,新加坡那位眼高過頂、目中無人的第一夫人,若聽到「台灣」又再「呵!呵!呵!」,聰明的侯市長幕僚們,你們該有甚麼對策 ? 作者/戴震

「選舉已過,再炒作沒意思」?

這是桃園新就任市長張善政,在農委會專案小組開會三次,七位專家一致認為六篇報告和已發表的文獻有實近似,依約向宏基及主持人張善政追償後的反應。選舉已過,沒錯;再炒作沒意思,則未必。 長期以來,參選幾乎成為台灣政治人物犯法時規避的旋轉門。當選了,可搖身一變,好官我自為之,馬照跑、舞照跳,吃香喝辣,甚至,可以肆意嘲笑他人,也嘲笑一下司法。就是不幸落選了,大不了頂多進監獄休息一下。反正憨厚的人民善忘,容易呼嚨,司法體系也精於見風轉舵。「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個社會就是那麼一回事。 當農委會依侵權案件處理程序,函請宏基與張善政說明後,僅宏基提供書面説明,張善政自始自終都未提供任何説明。事實上,張善政時任宏基副總經理,且為研究計劃主持人,整個計劃的擬定、進行及報告的輯寫,理應最淸楚,也應負責,不知道宏基的説明是由誰主筆?如果,只是寫公司的行政流程,對侵權的認定有什麼幫助?:如果,內容牽涉到報告內容,若不經過張善政過目、同意,是不是已侵犯了張善政作為主持人該有的職責和權利? 更何況,農委會既已給張善政澄清、答辯的機會,為什麼他要放棄?中國國民黨和代表黨參選的張善政,在選舉時不是信誓旦旦的強調「誠信」的重要?有沒有侵權關係到自身的清白,是大是大非問題。怎麼會用「炒作」、「沒意思」來帶過? 有沒有「炒作」?並不是自己說的算。張善政,至少應該勇敢的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誠信」。如果是農委會在「炒作」,那麼,更應該攤出鐵証為自己的清白辯護,將農委會和專案小組專家們的「炒作」化成笑話,並讓他們得到該有的教訓及付出應付的代價。否則,你怎麼對得起相信你的桃園選民?對投票給你的選民証明你的「誠信」和「清白」並不是虛言,怎麼在當選後即淪落到「沒意思」的地步?甚至,翻臉反嗆「不然你想怎麼樣」?難道這就是中國國民黨深藍精英「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本質顯露嗎? 台灣的選舉因黑道的不斷洗白、擴張,已使正常的民主運作出現了各種扭曲。遠的,如韓國瑜的炒房案、雲林張家涉及的土地案;近的,如台中立委補選所曝出的顏清標、顏寛恒等的種種弊案,在選舉過後,你有看到司法的最後處置?你有什麼理由叫人民對司法抱持信心? 此次九合一選舉的亂象,為歷來之最。被搜查及起訴的候選人,也創歷年新高。司法理應是良心的最基本、最後的防線。宜蘭縣林姿妙、新竹市高虹安及桃園市張善政等指標性案件的處理,也攸關司法是否即將面臨崩潰的嚴肅考驗。不論世事如何改變,基本的是非曲直總該有個明確的交代。我們不願看到「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戲碼,依然上演。也不願看到輿論被輕蔑的視為「選舉已過,再次妙作沒意思」。更不願看到司法被吐槽成「不然你想怎麼樣」! 2023年,讓大家睜大眼睛,共同為司法加油! 作者/旁觀者

Recent Posts

國民黨誰來匹配缺乏國際觀的侯友宜?

國民黨誰來匹配缺乏國際觀的侯友宜?

國民黨選總統民調第一,無人可及,當然就是侯友宜。可惜他所欠缺的是國際觀,這點國民黨內以及親藍媒體都不便否認。 [...]

More Info
好吃水餃的侯友宜

好吃水餃的侯友宜

中國北方人說「好吃不過水餃!」說得也是,水餃真的好吃,但是全世界好吃的只限於水餃嗎? 對此問話,侯友宜市長的回答,當然是「是」,absolutely  ,唯一而且絕對的肯定。 韓國人或許對此回答會不甚滿意,他們會這樣回應:「水餃」嗎?哼!哼!那麼我們的「泡菜」呢?—- 何況,誰敢說「水餃」不是韓國人發明的?你們中國人唐朝時遠征韓國,被我們打退,帶走的唯一戰利品就是如何包「水餃」! [...]

More Info
侯友宜的國際觀

侯友宜的國際觀

俗諺:知微見著。尤其要知道封裝緊密、不輕易言論的政治人物的細微心思和內心格局,你我小公民只能藉著細心扒尋他無意中透露的口風,而窺視其心中的奧秘。 侯友宜市長除了萬變不改其宗的「以新北市民福祉為念」的老套外,最近兩起「放風聲」的異舉,倒頗值注意。 [...]

More Info
<strong>「農曆春節」雜感</strong>

「農曆春節」雜感

—農曆春節是專屬於中國的概念嗎?台灣是否應該保留農曆春節假期?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