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教學是疫情期間,校方不得不採取的作法,學生學習成效下降,學生固然得檢討自身無法自律之外,老師所祭出的管制措施也是形塑學生表現的一大要素,因應疫情而實施遠距教學是個史無前例的重大挑戰,但也不失為一個讓學生學習自律,同時讓老師調整授課方式的機會。
臺灣疫情指揮部於5/18緊急宣布,隔日起全國疫情警報升級為第三級,全台中小學改為遠距教學,突如其來的行政命令殺得校方以及老師措手不及,第一天的遠距教學是個災難,學校匿名論壇上的貼文,全是關於老師對遠距教學不重視的批評,緊接著校方提供了各處室電話供學生申訴,此起彼落的電話鈴聲訴說著學生的不滿。針對此現象,校方一邊積極回應學生,一邊幫助不熟悉科技的老師錄製線上課程影片、或進行線上教學,疫情期間的教學終於逐漸回到正軌。
進行遠距教學時,老師與學生各自處在不同的空間,因此授課時,老師只能對著屏幕唱獨角戲,與實際待在一個共同空間有莫大的差異,從而降低老師授課的效率。關於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不勝枚舉,茲在此,臚列部分原因如下:在遠距教學時,螢幕畫面皆停留於授課教材如簡報,或老師開啟鏡頭時,螢幕上僅顯示教師的上半身,但在實體教學中,老師卻可以來回走動、或抄寫黑板,此舉促使學生們的目光可以跟著老師移動,授課教師的小小舉動,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專注力。此外,高中老師是首次進行遠距教學,相較於使用錄影帶教學經驗豐富的補習班老師以及Youtuber而言,高中老師線上教學經驗明顯不足,導致學生感覺上課內容乏味。
再者,有些學生未開啟鏡頭及麥克風,老師無法透過眼神交流,掌握消極回覆問題的學生之學習狀況,致使無法立即調整課堂節奏。另外,當老師拋出一個問題,試圖從回應中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時,得到回應的機率趨近於零,筆者認為可能是實體教學環境中各種細微的聲響,有助於分散聚集於發言者的目光,但在線上發言時,所有人的麥克風皆為靜音狀態,因此會加深發言者對於「大家都專心聆聽,如果講錯了,可能招致同學們訕笑」的恐懼。
在學生端方面,當學生心思不在課堂上,答錯問題的機率上升,回答問題的意願自然降低;在老師端方面,授課老師收不到回饋,教學熱忱降低,致使課程因缺乏師生互動而變得無趣,緊接著學生又更因此而無心於課堂之中,此負面循環不斷重複。各項因應疫情的教學措施,可能皆有其侷限性,遠距教學也不例外,筆者認為遠距教學是疫情期間,校方不得不採取的作法,學生學習成效下降,學生固然得檢討自身無法自律之外,老師所祭出的管制措施也是形塑學生表現的一大要素,因應疫情而實施遠距教學是個史無前例的重大挑戰,但也不失為一個讓學生學習自律,同時讓老師調整授課方式的機會。
疫情嚴峻雖造成師生的諸多不便,但亦可是創造新教學型態的開始,時代在考驗著我們,而我們也正在創造新時代。
作者 / 劉冠妤(高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