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事件終究不是台灣人自己的國家暴力與人道事件,因此,天安門事件對台灣人來說,應該與二戰時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等非亞利安民族,以及蘇聯黨國體制對其內外的屠戮,…諸如此類的世界現代史事件,尤其是極權黨國的國家暴力事件的架構下進行檢視。…2021年6月4日這天對台灣來說,是突破中國疫苗封鎖的一大里程碑。…如果未來的台灣人,能夠將6月4日這天定為「台日友好日」之類的紀念日,將能夠充分表彰台灣與日本之間唇齒相依的友誼。這也正是筆者所說的「台灣人應該依自身的歷史經驗,對6月4日這天做出新的詮釋」的意義所在。
先暫時跳脫目前尚在延燒中的武漢肺炎疫情、以及因此衍生的各種紛亂與煩惱吧,「6月4日」這一天,各位會想到什麼?
若筆者沒有猜錯,大多數人—包含以台灣為國家認同對象的人在內,所能想到的不外乎是32年前的這一天,發生在中國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以及其週邊市區及多條道路的「天安門事件」吧。
32年前的6月3日晚間至4日白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與公安多支部隊,自不同方向向北京天安門廣場與其周邊市區進發,以強力清場,將仍不願意離開廣場的示威學生與市民驅離出去。
然而,過程中,部分部隊在周邊街道及廣場地帶對市民及學生展開武力行動、因此出現人命傷亡(但具體傷亡數據及死傷者身份,因中國當局將本事件視為報導與研究禁區而成謎,數據差異不小,例如死者從數百人到上萬人都有人估算),史稱「天安門事件」。其後,中國當局更對學運領袖等參與者展開秋後算賬,逮捕部分領袖並加以審判,有些人則在救援行動及外交斡旋下,成功獲救、流亡海外。
身為台灣人,應該如何看待天安門事件?
依筆者管見,台灣人在從地理意義的國家(country)向主權國家(sovereign state)與國族(nation)推進的過程中,有必要重新爬梳歷史,並依據台灣人自身的本位與思考,建構出屬於自己的歷史詮釋體系。而作為世界現代史一大國家暴力悲劇的天安門事件,台灣人也應該重新詮釋該事件對於中國、乃至於其以外世界各地的意義。
以中國現代史的角度來說,天安門事件涉及多方面向,造成民怨積累的基礎是改革開放下的計劃經濟、物價雙軌制-官倒、「價格闖關」與通膨,中國共產黨黨內不同派系也想透過本次抗議獲取各自的政治利益,甚至還牽連到解放軍、武警及公安中的不同派系之間的角力,事件發生經過仍有諸多不明疑點,需要有志者進一步研究。
以世界現代史而言,中國1989年4月以來的示威潮、以至於天安門事件的發生,充分展現這一系列事件作為1989年「蘇東波」事件餘震的性質。而且天安門事件的震波,也回頭影響當時尚未轉型成功的東歐共黨國家,例如東德黨國最高領袖何內克,對戈巴契夫來訪時的改革勸告置若罔聞,在面臨德勒斯登等大城相繼出現十萬人以上示威時,甚至想要仿效鄧小平與中共黨內保守派在天安門事件的做法,動用國家人民軍(NVA)強力鎮壓示威民眾;但此一意圖卻導致東德共黨「社會統一黨」中央政治局其他委員不想背負鎮壓惡名,聯手發動黨內政變,將何內克強行解職下台。
對台灣來說,因為中華民國政府先前40多年在教育、媒體等社會系統的軟硬灌輸與規訓,使得多數台灣人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各界也基於中國人的自我認同而陸續展開聲援活動,事件發生後當下也引起台灣社會群起撻伐。其後30多年間,台北等地斷斷續續有紀念活動,參與者有些或出於對中國人的人道愛、另外有人則出於華人或中國人的自我認同而參加這些活動。
天安門事件在台灣,也對之後的大學生們起一定程度的鼓舞作用,進而間接觸發次年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加速萬年國代立委退職及廢除憲法「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等民主化進程。
但,請恕筆者直言,天安門事件終究不是台灣人自己的國家暴力與人道事件,因此,天安門事件對台灣人來說,應該與二戰時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等非亞利安民族,以及蘇聯黨國體制對其內外的屠戮,包含2次烏克蘭大饑荒、卡廷森林屠殺二戰波蘭國軍被俘將領軍官2萬餘人,乃至於該國本國1930年代的大清洗,諸如此類的世界現代史事件,尤其是極權黨國的國家暴力事件的架構下進行檢視。換言之,台灣人沒有必要把天安門事件,當作是本國現代史的國家暴力事件來悼念,也應該盡量減少對天安門事件的過多共情與悲情感。
也因此,依筆者管見,台灣人應該從自身現代史的角度,為6月4日這天賦予新的意義。
回到目前的武漢肺炎本土疫情。
雙北疫情似有復燃跡象,一時間尚難以收束,因疫情而生的種種議題也在中國的認知作戰下紛擾不休,尤其是疫苗,中國仍在持續嘗試封堵台灣採購歐美先進國疫苗的空間,並在輝瑞—BNT疫苗方面取得其成功,台灣部分政客隨中國相關宣傳起舞,部分民眾對於武漢肺炎疫苗的常識,也還有普及與提升的空間。
但,2021年6月4日這天對台灣來說,是突破中國疫苗封鎖的一大里程碑。
日本內閣在前一天6月3日正式定案,要將該國原已採購、但因該國政府考慮到少數血栓案例風險等因素,而暫停提供該國民眾施打的124萬劑阿斯利康AZ疫苗庫存,有鑑於台灣與日本長期在災難中相扶持援助的關係,以「日本311震災台灣捐款回禮」的名義,悉數轉增給我們台灣,日本內閣更決定該批疫苗將於6月4日下午由日本航空班機運交台灣;約莫同時,美國白宮也宣布將啟動8000萬劑庫存疫苗轉贈計畫,首批2500萬劑中有700萬劑,最晚將在6月底提供給印太地區的國家與實體,而台灣也與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同列於受贈對象之列。若加計本月採購到貨的200萬劑疫苗,則本月台灣確定至少可取得324萬劑疫苗,對於台灣加速疫苗施打與集體免疫的達成,將會是一大助力。
如果未來的台灣人,能夠將6月4日這天定為「台日友好日」之類的紀念日,將能夠充分表彰台灣與日本之間唇齒相依的友誼。這也正是筆者所說的「台灣人應該依自身的歷史經驗,對6月4日這天做出新的詮釋」的意義所在。
作者 / 吳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