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於川普的粗暴,拜登政府對歐洲外交政策的手法細膩,當美國對中國以「準敵人」視之,德國如何能繼續梅克爾的親中路線?九月梅克爾退職以後,德國必然回歸西歐聯盟路線,以美國唯首是瞻。
有學者評論說:即使梅克爾九月下台,她的親中路線一定會維持,不管是基督教民主聯盟、社會民主黨、或是綠黨最後贏得德國聯邦總理職位。
此說的最大理由是德國需要中國廣大市場,尤其是德國的汽車工業。事實上,複雜的國際政治關係未必是完全由經濟因素來決定的。如果如此,日本更也該如此,豐田汽車也需要中國市場,美日同盟怎麼可能?日本必須(無奈地)跟著美國走?
歷史上,德國被稱作是歐洲的「中央強權」(central power),她對東歐有歷史的「業」和責任,她有阻止斯拉夫民族進略東歐的重責大任。梅克爾當政的德國一昧親中,經濟因素以外,「以中制俄」是不可明說的理由。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並在烏克蘭東部製造民族間的紛爭,衝擊的不只是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國、波蘭、以及其它東歐國家,面臨再度復起的「惡霸」,歷史的凌毒,殷鑑不遠,會有如何強烈的感受?
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全面進攻蘇聯,從列寧革勒(聖彼得堡)到史大林革勒,全線數百公里,動員數百萬精銳部隊,所謂最終和全面的解決,只是單純是「法西斯」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鬪爭?其間有多少種族、歷史、和宗教信仰的衝突?二次大戰,當時羅馬教廷對法西斯德國的作為,尤其在東歐地區,有多少曖昧的態度?不要忘了東歐有多少天主教國家。
因此,德國有「聯中抗俄」的暗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娘有情,郎未必有意:中國為了抗衡美國的壓力,戰略上必湏和俄羅斯修好,攻守同盟。顯然,梅克爾夫人的一廂情願,必然是自陷泥沼而不自覺。德國的國防力量,沒有美軍為主體的NATO軍力,足以阻止俄羅斯勢力西進東歐?川普前總統非常明白德國的弱點。兩國之間,一有爭論,川普就放言要把駐德美軍,移往波蘭,讓德國獨立防衛自己,承擔「中央強權」對東歐的責任,德國行嗎?
川普的「通俄門」,原先是想「聯俄制中」,但受制於於猶太裔和民主黨左派勢力,結果是灰頭土臉。待民主黨拜登上任,視俄羅斯為第一號敵人,稱普丁總統為「殺人犯」,美俄雙方關係陷入冰點。中、俄「抗美」有心一同,意志集中,雙方關係幾近戰略同盟,中國哪會回應梅克爾總理「聯俄制中」的妄想。
有別於川普的粗暴,拜登政府對歐洲外交政策的手法細膩,當美國對中國以「準敵人」視之,德國如何能繼續梅克爾的親中路線?九月梅克爾退職以後,德國必然回歸西歐聯盟路線,以美國唯首是瞻。
因此,所謂「中歐貿易協定」在歐洲議會卡關,豈是意外!法國參議院以304對0票支持台灣參加國際組織,其來有自!不要忘了六十年代,支持中共政權取得「中國代表權」,進入聯合國最強而有力的集團就是法國和她所領導的十餘個原法屬殖民地的非洲國家:…….春江水暖鴨先知,看來歐洲開始了悟到現今的中國,原來是個新的法西斯帝國!
作者 / 戴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