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歐盟的德、法等傳統大國看拜登就職宛如久旱逢甘霖,尤其是德國的史坦因邁爾聯邦總統興奮之情更是溢於言表,但這樣的興奮感能不能轉化成解決伊朗核能協議問題,及真正面對中國威脅等實質議題進程的動力,筆者對此持保留看法。對於拜登總統是否真的能夠達成其就職演說中所說的這些目標,以及達成與否對台灣及印太地區將會有什麼影響,台灣人除了靜觀其變以外,也必須做好應對一切狀況的萬全準備。
美東時間1月20日上午,歷經選後各種糾葛,拜登與賀錦麗終於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第46屆正副總統。
按美國憲政慣例,每位總統在就職時都會有一篇就職演說,雖然隨著政治工作與專業分殊細膩化的趨勢,文句不一定出於新任總統親撰,極可能是多位政治文案及公關領域的專業工作者,依據「老闆」與其核心幕僚所揭示的大方向在幕後協助操刀,但只要由新任總統親自演說,演說內容通常可以代表新任總統對當前內外問題的理解及未來的大政方針,而拜登也當然不可免於此一慣例。
讓我們看看拜登(與其團隊)在演說中,認為當前美國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他認為美國當前最重要的問題有二,其一是百年一見的武漢肺炎疫情與其所帶來的經濟負面效應,例如失業率攀升與大量企業倒閉;其二是種族正義及地球永續生存,並認為政治極端主義、白人至上主義及本土恐怖主義的興起是必須被擊倒的意識形態。
而他所開出的核心解方是什麼?團結,如他所說,團結全體國人與整個國家,如同克服自南北戰爭以來到911恐怖攻擊事件的歷次大危機般,相互尊重、團結一致以克服當下的危機;他在演說中不僅頗具政治正確意味地列舉過去發生在國會大廈一帶的婦女爭取投票權遊行及馬丁.路德.金恩牧師所帶領的民權運動等重大歷史事件,同時也譴責1月6日他所謂意圖以暴力使人閉嘴的暴民,更強調他會成為全體國人的總統,「捍衛真相、擊敗謊言」、結束其所謂「無禮的戰爭」,集舉國之力度過最黑暗的冬天、克服疫情,重新樹立典範、修復與盟國的關係,以及正對包含「嚴重的不公、系統性的種族歧視、陷入危機的氣候」在內的各項重大議題,寫下所謂「希望的故事」。
但這篇演說所開出的問題及解方,真的有打中美國當前的需求嗎?沒有人會否認抗疫是當前首要之急,但他所認為的意識形態問題是不是真有對症下藥則頗有疑問。
美國意識形態的左右斷裂始於1960年代反越戰運動起包含大學、媒體、文化界及娛樂界的日益左傾,而美國的地域及財富斷裂,始於1970年代末期的全球化。前者的最高峰當在主流媒體及社群媒體自川普前總統2016年競選起至今,對其本人乃至於非建制派的保守主義意識型態的醜化,後者在美國國內則呈現於鐵鏽帶與東西兩岸各州之間的就業及財富差距。
而川普本人就這一切並不是病因,而是美國公民開始意識到出現問題後,於2016年所依法產生的國家元首,是他們當時認為的問題解決方案的領銜者;而川普總統也確實一一履行競選政見,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前,美國國內失業率顯著下降、中產階級開始重新壯大、貧富差距也在降低,道瓊等股市指數也表現強勁,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與其擴散,至少是聯邦政府與各州(尤其是加州及紐約州等民主黨執政的大州)依據法定權限各負其責下的與有過失、甚至加州及紐約州等州的問題比聯邦政府更加可議得多,但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主流媒體的充分檢視;至於因喬治.佛洛伊德遭到警察執法過當致死而引發的BLM與ANTIFA示威,真正脫序釀災的不是所謂的白人種族主義者,而是以主張種族正義為口號,實際上趁機洗劫商店並製造更多騷亂的黑人示威者,但部份媒體卻試圖在報導中將這些示威者的行止予以淡化,偏頗報導可見一斑。
而支撐拜登登上總統寶座的力量,也正是來自於2016年到目前(也許還會延續到2024年、甚至更遠的未來),因為前揭媒體的長期偏向報導及網路社群媒體的偏向審查,而對川普總統、其支持者與保守主義產生類似條件反射式仇恨,光譜橫跨極左派到所謂自由派的選民;加上因為川普前總統施政方向而導致原先可得利益遭到動搖、遍布全國及各州郡的兩黨建制派。然而,如果因此般庇蔭獲得政權的拜登政府,還要繼續對社群網站獨大到侵害言論自由等媒體問題繼續視而不見,無法真正出於整體公益、與國會共同將此般情況導正回來,則修復意識形態的裂縫將遙遙無期。
不過,拜登總統在還沒有確定能重新團結美國前,至少已經先開始修復川普時代被冷遇且頗多摩擦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領導歐盟的德、法等傳統大國看拜登就職宛如久旱逢甘霖,尤其是德國的史坦因邁爾聯邦總統興奮之情更是溢於言表,但這樣的興奮感能不能轉化成解決伊朗核能協議問題,及真正面對中國威脅等實質議題進程的動力,筆者對此持保留看法。對於拜登總統是否真的能夠達成其就職演說中所說的這些目標,以及達成與否對台灣及印太地區將會有什麼影響,台灣人除了靜觀其變以外,也必須做好應對一切狀況的萬全準備。
作者 / 黃俊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