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可成立學科班、特色班,還沒找到自己興趣的學生,可以待在學科班,並依循原有的聯考制度(指考)升學。而特色班的學生,就能依循自己的興趣,在高中階段做出學習成果,並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去完成學習履歷(含在校成績),而各大學則要提供特色入學管道。這樣的設計,想靠專業技能入學的人,能走高職或綜合高中發展,想靠學習能力入學的人,能走傳統高中聯考制度,而有個人特色、研究能力的人,可以走高中特色入學管道。讓大學能廣納多元優秀的人才,增加台灣競爭力的同時,也顧及公平及多元。
台灣每次的教改、課綱調整,都引起了大規模反彈,近期更有五千人連署廢除學習歷程檔案,減低學生負擔。而會有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台灣教育環境的差異性太大。
舉本次的學習歷程檔案來說,原本教育部是希望減低學生負擔,讓高三考生不用倉促準備大學備審資料,改成每學期都上傳三件學習成果,並由學校認證,防止出現假的履歷,並能清楚看到學生成長歷程。
但在高中階段,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公平的獲得教育資源,擁有探索興趣的能力,學生可能面臨交不出作品,或是只能依循高中特色課程來發展,會造成有錢、有資源的學生,能比其他人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課綱的部分,又牽扯到台灣複雜的認同議題,以及多元的文化。舉例來說,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家長,可能反對東亞史觀的歷史。又或者對原住民、新住民來說,為何要以中華文化作為國文考試基礎,什麼才是代表台灣文化呢?
最後,升學考試的部分,大部分的招生名額都放在學測,但學測每個級距人數眾多,最後面試比拼激烈,大大增加考生的不安定感。且考試制度及名額,每年都在改變,另學生無所適從。
這樣的教改,造成誰都不滿意,大家都成為輸家。台灣的教育環境,不適合由上而下,訂立一套嚴格的制度。反而應該更加多元化,由下而上的整合出教育的模式,教育也應該走向民主化。
其實九年義務教育,就已經培養足夠在社會生存的知識,高中應該走向在地化、民主化,應大幅減少課程學分數規定,以不教授錯誤、偏誤的價值為底線,由老師與校方家長、學生討論而出的學習重點,再由學校設計出課程,再提報地方教育局審核。
學校可成立學科班、特色班,還沒找到自己興趣的學生,可以待在學科班,並依循原有的聯考制度(指考)升學。而特色班的學生,就能依循自己的興趣,在高中階段做出學習成果,並由老師與學生,共同去完成學習履歷(含在校成績),而各大學則要提供特色入學管道。
這樣的設計,想靠專業技能入學的人,能走高職或綜合高中發展,想靠學習能力入學的人,能走傳統高中聯考制度,而有個人特色、研究能力的人,可以走高中特色入學管道。讓大學能廣納多元優秀的人才,增加台灣競爭力的同時,也顧及公平及多元。
作者 / 楊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