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先從了解資訊時差開始,你與你的朋友獲得的資訊來源相同嗎?一個政治工作者與一個每天上班十二小時不能用手機的勞動者獲得的資訊來源相同嗎?你可能在發生事件的第一時間了解到某件事情,而你朋友打開手機,看到的卻是三天前的頭條,這件事情可能嗎?唯有與你身邊的朋友開口展開討論,你才能確定這件事情。
資訊時差是什麼?是筆者在進行政治工作時意識到的概念,簡單來說,你可以想像成離喇叭比較近的人會優先聽到聲音一樣,在物理上,似乎沒有這麼大的差異,不過在網路時代,資訊紛雜而破碎,傳遞的路徑不再單一,這就會造成資訊上的落差。
以喇叭的例子,我們如果今天都排隊站好,一定就是離喇叭比較近的人優先聽到聲音,可是今天如果不是排隊站好,而是有人與喇叭在同一個房間,其他人在房間之外?或者是有人在車子裡面、有人在山上,這就與喇叭近不近沒有絕對的關係。
資訊傳遞的路徑在網路上開始複雜化,就如同喇叭的聲音傳遞已經不再是單一直線。而且不只是複雜,還有篩選的問題,經由演算法算出你喜歡的資訊、你討厭的資訊,新聞也會因為受眾、媒體立場而進行內容的篩選,意即:資訊到達你面前時,已經經過編輯,也並非最快速的路徑。
如此就會造成「資訊時差」,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許多較不關心政治的上班族,對於柯文哲的印象可能停留在2014年,而有的印象則停留在2018年,因此當你要拿2020年的柯文哲與他們討論,就難以進行溝通,進而雙方會彼此貼標籤,但其實有可能只是:雙方之間存在著資訊的時差,而且沒有去調整這個時差。
不只是資訊時差,還有經驗
現代人在與對方溝通時,都會誤用辯論的手法,企圖在資訊、聲音、演講技巧上面壓制對方,將溝通視為辯論,是溝通上的大忌,當出現「勝負」的概念時,雙方就不願在就事實與真相進行了解與討論,而是要爭個你死我活,此時出現的討論模式,則是贏過對方為主。
而溝通除了要了解資訊的時差,更要理解對方的世界觀,舉例說明:「某人的立場,可能基於2000年了解的資訊,並且從他的家庭經驗出發」,若我們不了解對方的立場是基於何時的資訊、何種的經驗,我們將會無法進行順利的溝通,而這點不只是需要與對方確認,我們也要自我反思,我們自身的立場是透過何時的資訊、何種的經驗而確立的?唯有如此,溝通才有可能在同一個頻率上,進行資訊的交換。
不談改變,先談信任
事實上,即使我們站在同一個時間點,獲得的資訊以及理解完不同的經驗後,我們也不一定能夠改變對方的想法,因為溝通只是就以上的條件進行對等的資訊交換,而我們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基於「無數的不同時間點資訊」與「無數的不同經驗」產生的「無數的不同立場」所建構而成,因此我們最多只能就單一事件的立場,進行資訊上的交流,根本談不上改變。
因此,有可能在我們作這麼多努力之後,一切都不會改變。但這一切不是沒有意義,甚至筆者必須指出,這種溝通模式建立的將會是信任,而此種信任會願意讓立場不同的人進行聆聽,而唯有進行更新資訊上的時差、理解不同經驗造成的立場、交換彼此資訊後,改變才有可能會發生。
俗話說的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人對於某件事情的立場也經由長期的資訊與經驗打造,試圖透過一次的溝通就嘗試說服別人,迫使別人進行價值觀的改變,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並且極有可能演變為互罵、貼標籤及爭吵,而這將不利「真正的改變發生」。
試試看不同的溝通模式吧!讓我們先從了解資訊時差開始,你與你的朋友獲得的資訊來源相同嗎?一個政治工作者與一個每天上班十二小時不能用手機的勞動者獲得的資訊來源相同嗎?你可能在發生事件的第一時間了解到某件事情,而你朋友打開手機,看到的卻是三天前的頭條,這件事情可能嗎?唯有與你身邊的朋友開口展開討論,你才能確定這件事情。
作者 / J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