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將執政者全盤抺黑、將自己惡行全盤美化、並想將立院「佔山為王」的反對黨,已經全無「反對精神」,大概只能用「亂黨」形容了!(不是當年民進黨在立院激烈爭取公平正義的那種「亂黨」,而是毫無正義是非、為反對而反對的「亂黨」!)
民黨立委以反對提名陳萄及監委酬庸理由突襲攻佔立院,要癱瘓議會,雖遭民進黨立委以人數優勢「淸場」,但他們繼續鬧事。如在立院正門堵陳菊,不准她拜會;如再度佔領議埸主席台並推倒損毀質詢台,讓陳菊等一干監委被提名人無法接受審查;如17日發動立院內外激烈鬥爭及破壞票匭、撕毀選票,要讓立院無法行使監委同意權,等到投票在混亂中進行即將結束時,杯葛投票者又假意要求投票並蠻橫阻撓開票,事後又痛批投票無效及到法院控告。以上一切行為只能稱為「暴亂」,完全不符在野黨應有的「反對精神」。任何關心台灣民主前途的選民都必須問:做一個負責的反對黨有那麼難嗎?
在野黨又被稱為反對黨,一方面是在野黨常有不同公共政策及執行方針,朝野互相競爭制衡,以此贏取選民認同;二方面在野黨必須監督執政,也就是具備「反對精神」,替人民嚴格把關及防弊,避免執政黨一意孤行而不顧社會期待。但反對黨最忌「為反對而反對」(另一種形式的一意孤行而不顧社會期待),尤其不能走向「暴亂」,因為這既背離「反對精神」,又違反民主政治對「忠誠反對黨」的要求。反對黨而被冠上「忠誠」兩字,正是要他們不能為反對而反對,必須有政治及社會責任感,對憲政及人民福祉忠誠,也就是做一個負責的反對黨。
正常的民主政治需要「忠誠反對黨」。對於這點,1940年美國總統大選落敗的威爾基留下最引人深思的註解。他說民主國家如果允許一黨完全執政(沒有制衡),民主就會瓦解,所以強大的反對黨非常重要;但強大反對黨的作用不只是反對,而是當一個「忠誠反對黨」,亦即「我們不能因選舉落敗而偏激、為反對而反對,我們反對的目的不是要毀滅,而是要建設強盛自由的美國。」
然而,台灣雖然經歷三十多年「國民兩黨政治」及近三十年「中華民國第二共和」洗禮,國民黨的「忠誠反對黨」概念始終未建立。民進黨再度執政後,2017年我的《如果國民黨不當忠誠反對黨》一文已經指出:大多數民意不支持「只剩一中原則、沒有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國民黨卻採國共合作,繼續接受這種共識。洪秀柱主張「不能說中華民國存在」,她居然當選國民黨主席。大多數民意支持轉型正義、年金改革,國民黨竟把為求政黨公平競爭的清查不當黨產誣為「清算國民黨」,並聲援反年金改革的極少數人。更別說中學生群起反課綱微調、原民立委主張原民使用羅馬併音、各校師生要求中學國文降低文言文比例,乃至最近客委會主委要求以客語報告等等,都被國民黨立委及藍營有力人士指摘是「去中國化」、「去中華文化」!
兩週前我的《議會政治該用議會方式抗爭》一文更指出國民黨變本加厲違逆「忠誠反對黨」職責:「議會政治就該用議會方式表達抗爭,只要據理力爭、義正詞真,自會產生社會共鳴。遺憾的是,國民黨立委不但不承認自己抗議方式錯誤,還在被清場後嗆聲「隨時會回來,和你沒完沒了」。他們甚至不顧總統提名監委的憲法職責,繼續要求全面撤回提名、凍結監委人事,無視監院尚未修憲廢除前,總統和國會都有義務遵循憲法。」
誠然,蔡英文提名監委必定有酬庸成分。但什麼總統制、內閣制人事提名沒有酬庸成分?民主政治本來就是靠三權分立制衡及選民定期「驗收」治國,而非靠儒家無限上綱的「聖人在位」治國,國會的制衡尤其重要。政黨政治的設計正是為了監督制衡及代表民意(政黨藉此爭取選民認同),在野黨是不是負責盡職的「忠誠反對黨」,關鍵完全在此。
結果,國民黨立委居然堅持違逆「忠誠」,不聽各界勸解。明明不行使監委被提名人審查權及投票權是違憲,他們就是拒絕行使還破壞行使。其理由及威脅更是荒謬絕倫,如「監院人事被酬庸化、綠化、東廠化,要求全部退回提名」;如「即使國民黨不斷論述陳菊不適任,裝睡的人就是叫不醒,國民黨只能起身加以阻擋」;如「蔡英文的提名名單幾乎無一適仼,目的就是為了綠化監察院、東廠化監察權」;如「民進黨若執意進行投票,國民黨不但不會投票,還會破壞投票程序、強勢杯葛」。
像這樣將執政者全盤抺黑、將自己惡行全盤美化、並想將立院「佔山為王」的反對黨,已經全無「反對精神」,大概只能用「亂黨」形容了!(不是當年民進黨在立院激烈爭取公平正義的那種「亂黨」,而是毫無正義是非、為反對而反對的「亂黨」!)
陳菊在提名審查及當選後都誓言會以她的初心,用她的餘生,守護台灣、維護人權,「未來的監察院會用實際的作為,證明它能更超然、更公正、更嚴謹行使職權,並落實台灣人權立國的理想。」對於國民黨也有意修憲廢考監二院,她亦說,未來若達成修憲共識,對監察權進行結構性改革,她「將全力配合,以確保監察權順利換軌,國家人權機構繼續運行。」
上述這些話,不是經過爭取民主自由人權漫長考驗的人是說不出來的。國民黨立委與其一再否定陳菊,不如認真督促她履行誓言,同時謹記200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聯合國第七任祕書長安南提問的「為了使世界更好,我們能做些什麼?」他的答案是「要點亮臘燭,而不是詛咒黑暗!」
作者 / 孫慶餘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原文出處: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