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前提結構,早在中華民國與大多數國家斷交並退出聯合國以來便已存在,若是以此批評德國政府,這樣的批評似乎也來得太晚了些。或許這個原因正是來自近年來在中華民國台灣化的趨勢下,台灣民眾早已忘記當初由兩個中國爭奪正統所立下的前提,這可能是中華民國台灣這個政治概念未來將埋下的隱患。
最近一則在台灣最受討論的德國新聞,想必是原本在德國外交部官網上顯示的中華民國(台灣)國旗被撤下一事。在駐德代表的回應之下,這一議題被以央廣錯譯處理,原本群情激憤的網友立刻被潑了一桶冷水,而被其他立場的網友嘲諷。當然筆者完全不認同原本網友激動地在德國在台協會粉絲專頁「出征」的行為,但是德國這一舉措,能否簡單以央廣錯譯或網友盲目出征來理解,筆者也不同意。
德國「寧左勿右」的意識形態立場
德國外交部這一舉動引起台灣網友群情激憤,若以其中較為極端的說法,亦即德國「舔共說」是否成立?筆者認為這是一種簡化問題的二元思考模式,也就是以「舔共」、「反共」這一組看似對立的概念來進行思考。相較於「舔共」或「反共」的標籤,「疑美」或許更適合用來形容德國社會,這自然和川普上台以來的極端作風不無干係。川普本人的狂人形象,自始便引起德國人的反感,這樣右派的作風,正令德國人自戰後以來被教導的「反右」心理所不能接受,因此中國作為美國當前的敵人、東德加入聯邦德國,使得德國更能接受左翼政黨的背景,當然還有經濟貿易上的考量,種種因素造就現今德國在國際上的立場。
德國的雙重標準
事實上,撤下中華民國國旗(或者若以德國人的一般理解是台灣的國旗),這一舉措在德國國內也同樣遭受到反彈,如果只是將其簡化為央廣編譯錯誤,這一理由對其在德國國內受到的質疑而言並不成立。站在對德外交關係的角度,將這一議題解釋成央廣錯譯,可以較好地化解台灣社會因這一議題引起的反德情緒,但若細究其中一些較為理性對德國立場的質疑,便可看到這一新聞不過是一導火線,而事實上是對近年來德國一面對美國多所批判,或一直來對台灣死刑執行的批評,另一方面卻又對中國無論在新疆、西藏或香港等議題上的輕輕帶過所累積的不滿。就這一層面而言,對德國的批評並非空穴來風,而這正也是無論在德國國內或台灣都存在的質疑。
台灣網友對我國對外關係缺乏認識
那麼此次台灣網友對德國的質疑難道就因此正確嗎?顯然並非如此,如果對於中華民國對外關係有最基本的認識便會明白,世界主要國家基本上都與中國建交,且與中華民國台灣不存在正式外交關係,無論是一中政策或一中原則之下(駐德代表處所強調的錯譯所在),中華民國都不被承認是一個國家。依據這樣的前提,中華民國國旗即使被放上德國外交部官網,也只是錯置而已,正如當時我國護照得以快速通關法蘭克福機場時原本包含國旗的圖示旋即被撤下一樣。
這樣的前提結構,早在中華民國與大多數國家斷交並退出聯合國以來便已存在,若是以此批評德國政府,這樣的批評似乎也來得太晚了些。或許這個原因正是來自近年來在中華民國台灣化的趨勢下,台灣民眾早已忘記當初由兩個中國爭奪正統所立下的前提,這可能是中華民國台灣這個政治概念未來將埋下的隱患。當然,筆者不敢宣稱自己深諳德國政治,也希望對此更有瞭解的讀者批評指教,相信也對交流討論的深度與風氣有所裨益。
作者 / 吳業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