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以為常的聯合招生管道,因為「不能」設下錄取的最低標,以致於只要有參與考試的學生,都有權利填寫志願序、報考校系。因此,在先國立後私立的思維下,私校每年能夠收到什麼樣的學生,其實連校方也無法預知。雖然目前指考有設下「最低」選填志願的門檻,對私校而言,也是於事無補。與其說是後段私校招生策略是「有繳無類」(有繳錢,就不分類),不如說是在大環境與招生管道的規定下,各私校都有可能淪為「有繳無類」的一員。
一年一度的指考結束,今年度的招生各校即將作最後的衝刺,為的是在九月開學後呈報的新生註冊率能夠繳出亮眼的成績單,以昭告教育部與社會大眾:我們是辦學良好、招生穩定、歷史悠久的大專院校。但所謂的「招生」,究竟是用什麼管道招、學生得準備什麼、校方又該如何留住新生,這一切的細節,似乎鮮少被提起。也因此,私校像是吃了閉門羹,對於聯合招生成績節節敗退的窘境,只能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各大專院校招生管道主要可分為聯合招生與單獨招生兩種,而聯合招生在過往被稱為「聯招」。在教改後,被細分為高中生報考學測、指考,依成績與志願序參加申請入學與指考分發;高職生報考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依成績與志願序參加甄選入學與登記分發兩種管道。而單獨招生,顧名思義,則是各校自己辦理的入學考試。常見的有體保生獨招與身心障礙獨招兩種,而少數聯合招生較不理想的私校,核備獲准後,得以辦理單獨招生來收取學生。
2008年七分上大學事件引發熱議,當年的苦主立德大學與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一個改名、合併,名存實亡。一個則是在今年度無預警地宣布停辦,目前被駁回後仍在嘗試申請停辦。
七分上大學,甚至是校系無人報考、錄取零人,確實是一件非常尷尬且羞於見人的事情。對於媒體而言,低分錄取、無人報考,都是非常直接、聳動且吸引目光的標題,但是大家都聽過聯合招生的招生管道,真的理解這些招生管道的運作邏輯嗎?
首先,學測的申請入學、統測的甄選入學都是屬於將各科成績劃分15個級別,將各科成績加總所獲得的「總級分」作為申請的主要指標,再依照各校訂定的加權比重不同,來決定第一階段是否通過,得以進行下一階段。簡而言之,俗稱「推甄」的入學管道,是先以成績篩人,再面試、筆試。而為了能夠有足夠的篩選量,通常預定收10人,就會讓30個學生通過第一階段,而最後一名通過一階的分數,便是「最低錄取標準」。
接著是登記分發,登記分發的玩法相對簡單好懂,也就是假設該校系收10名,剛好有10個考生填寫該校系在志願序內,並依志願獲得錄取,那麼最後一位考生的成績,便是「最低錄取標準」。
最後才是獨招,獨招的招生內容依各校而異,通常身心障礙與體保生的獨招,因其性質接近於保障名額,而較能被大眾理解。但私校獨招,因為往往是以書面申請的方式,私校自行決定錄取與否,雖然相對可確定學生的動向,卻也因為招生不透明、不公開,而受到質疑。
看到這,大家有沒有發現到什麼?我們習以為常的聯合招生管道,因為「不能」設下錄取的最低標,以至於只要有參與考試的學生,都有權利填寫志願序、報考校系。因此,在先國立後私立的思維下,私校每年能夠收到什麼樣的學生,其實連校方也無法預知。雖然目前指考有設下「最低」選填志願的門檻,對私校而言,也是於事無補。
與其說是後段私校招生策略是「有繳無類」(有繳錢,就不分類),不如說是在大環境與招生管道的規定下,各私校都有可能淪為「有繳無類」的一員。
作者 / 許家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