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選民「階級意識」方為本次連柯對決的關鍵密碼。
作者 / 林士清
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為台灣首次直轄市長選舉,在甫宣布政治解嚴、經濟起飛,台灣剛邁入民主化新階段的當時,由於選情熱絡,根據當時的收視率統計,平均高點為36.8%,最高曾達到45.5%。而那次的台北市長電視辯論,也成為政治與傳播學者的研究題材,以及辯論技巧的經典代表。而由於當時在國民黨由時任官派市長的黃大洲,與時任新黨立委的趙少康分食北市藍營選民大餅,泛藍選民分裂的局面下,讓時任民進黨立委的陳水扁,以43.67%的得票率,獲得計61萬餘票,順利當選首任民選首都市長,也開啟台灣民主政治的世代交替。
1994年台北市長選戰之所以激情,乃單純的首都治理昇華到激烈的國家認同,新黨趙少康喊出:陳水扁當選,中華民國就要滅亡了,國民黨黃大洲即便挾現任市長優勢,也無法在國家認同上與扁、趙兩位參選人激辯,媒體議程被迫屈居劣勢,於是就發生了台灣選舉史上第一次棄保防衛戰:「棄黃保扁」,台北市的矛盾省籍因素促使陳水扁當選。1998年的台北市長選舉省籍因素再次發酵,但陳水扁無法靠省籍因素得利,反而是外省人支持的馬英九當選,也奠下台北市藍大於綠的選民結構,牽動著省籍因素與階級意識、政黨認同及國家認同,台北市政似乎從來不是台北市長選戰的焦點,爾後台北市長選舉牽動下一次的總統大選,變成藍綠政權保衛的前哨戰,台北市的首都政治就是台灣政治,可嘆的台北市民。
2014年這場台北市長選舉,媒體議程關注在柯文哲、連勝文這兩位政治素人的表現,選戰打到最後關頭也似乎想訴諸「超越藍綠」或「藍綠對決」,本質上都是想牽動選民的藍綠認同下作文章。然而,筆者很希望北市的選民的政黨認同恐怕被這次選舉所顛覆,取而代之的是探討台北市民的「階級意識」,階級意識是左派的思維,是社會學家的分析,政黨認同是政客的寶典,是政治學者最關切的探討,政黨認同是政客為下一次選舉的憑藉,階級意識。從在台北市設立戶籍的觀點,台北地區的居民可分成三類:一是世居的「本地人」、二是國民黨來台後的「大陸人」、三是1970年代經濟結構變化後從外地遷入的「出外人」。事實上,台灣社會並不存在嚴重的的種族、語言、宗教的基本衝突,就算難免有地緣性所引起情感上的歧見,時間一久也會消弭於無形。
美國汽車業鉅子艾柯卡便坦承: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很貧窮,我加入了民主黨;現在的我很富裕,所以我加入了共和黨。隨著台北市工商業蓬勃發展且趨向多元化,就業人口日益膨脹,社會結構的階層化現象越來越明顯。本地人、大陸人、外出人相互融合後的階級型態儼然成形,以「工資」為生的「勞工階級」、以「薪水」為生的「中產階級」、以「資本」為生的「特權階級」,階級意識因生產工具的差異而生,階級意識差異所選擇的市長候選人,會大於省籍意識和藍綠認同,方為分析本次台北市長選舉的座標。搞不清楚這個現象,某陣營一直訴諸藍綠對決或基本盤回歸,選戰最後很有可能是敗選的一方,台北市選民「階級意識」方為本次連柯對決的關鍵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