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地方自治的一個認識、一個癥結及一個方向

  • 民意

或許完美的地方自治制度並不存在,但我們仍需不斷搜尋一個更好的可能性。

作者 / 汞燈

地方自治是民主的小學。 圖片來源:upuptoyou.com
地方自治是民主的小學。 圖片來源:upuptoyou.com

一、一個認識:地方自治的意義

法國政治學者托克維爾曾在他的名著《民主在美國》中提及,鄉鎮是最基礎的人類聯合,但也是最難以維持其自由存在的。然若鄉鎮的自由運作受到法律保障並成為一種習慣,那麼鄉鎮之自由運作將教導人民如何使用、享有自由,甚至進一步地能使人們理解到何謂自由的國家。

正如小學負擔著啟蒙的功能,人們對於全國政治運作的啟蒙,便在透過確實地落實、參與鄉鎮(地方)自治運作中受到最初啟發與初步的了解,這構成了「地方自治乃民主的小學」此一命題的意義。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地方自治與整體民主政治的密切關係。

二、一個癥結:財政不自主

地方自治的運作需要足夠的經費。道理十分明白,地方自治意味著地方能夠自主管理,能夠解決大部份行政與住民的需求。但要解決這些需求,除了要有權力之外,也需要有足夠充足的財力才行。故可以說,地方自治必須充分的財政自主(Finanzautonomie)為基礎。台灣常見地方建設難以推行或規劃無法落實,以致於建設無法劍及履及,肇使地方整體沒有顯著發展。扣除人謀不臧,最為重要的因素便是財政上預算分配不均此一痼疾。

中央政府之財政運作不同於地方之處,在於中央由於享有租稅高權(Steuerhoheit)使其財政受到龐大的稅收擔保,但地方政府卻沒有辦法如同中央以租稅手段擴張財源。台灣各地方自有財源由於區域發展之不均而不足以支撐地方運作,導致地方財政必須極度仰賴中央給出之統籌分配款與各類補助款。地方政府雖有權限、有規劃,卻常常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甚至得看中央臉色之窘境。

這種情況嚴重地窒礙並局限了台灣地方自治的運作與地方整體之發展。為使地方自治能順暢有效地運作並發揮其「民主的小學」功能,財政自主無疑是首要必須解決的問題。

三、一個方向:住民做為地方的主人

再此,要回過頭來談地方自治的法理論,由此才能夠清楚地方自治的發展方向。在學術研究中,除了繼受德國憲法學而來的「制度性保障」(Einrichtungsgarantie)見解,認為地方自治是憲法要求立法者應特別形成一套制度以保障其權利與功能確實行使之外,從日本引進學術討論的「住民主權說」則基於主權在民/國民主權(Volkssouveränität),將地方自治視為國民主權之延伸,有加深民主之功能。

在這兩種理論的結合下,可以說,「制度性保障」給予地方自治一個以法律制度構成的保護殼,「住民主權說」則賦予它更明確的思考引導。因此,地方自治一方面需要合理的制度,他方面更需要人民做為「在地的主人」之自我認識。而實際運作上,一如前面(二)所提及的,地方自治還必須以財政能夠充分自主作為基礎,才能使地方自治順暢地推動。

總言之,如果希望地方自治能夠順暢運作並進而發揮其「民主的小學」功能,必須具備一套合理的制度、足堪自主的財源以及住民的公民自覺三個條件。而這三個條件並不會在一時一刻就完全滿足,而是經過不斷地質疑、思考、爭取、修改,使有可能成形。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方向,而是無止盡的旅途。

社會不停變遷,問題亦層出不窮,或許完美的地方自治制度並不存在,但我們仍需不斷搜尋一個更好的可能性。這是因為,如同決定國家命運的並非什麼法或什麼政治人物而是全體國民,能夠決定一個地方現在未來的,也只有地方的住民。改變,從地方開始。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住民主權說 地方自治 租稅 財政
2014-11-07 汞燈

Post navigation

食安沒有什麼亡羊補牢,只有做與不做! → ← [漫評] 被踐踏的夢想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賴清德團結國家第二講:解讀雜質說的意義

總統賴清德近日來到桃園舉行「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他在會中提及,「要用民主加以淬煉,透過一次次的選舉、罷免,一張張的選票,像打鐵、鑄劍般千錘百鍊,百鍊成鋼,打掉雜質,淬煉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引發在野黨的不滿。 但老實講,賴清德的原意只是要表達,透過民主可以守護台灣而已,但是藍白為了動員反罷免選票,刻意將「雜質」連接到自己,形成對號入座式的悲情笑話。 不過若從進步史觀的角度而言,若未來要強化台灣的主權、守護台灣的安全、打造韌性的經濟體系,最好的方法依舊是打造強而有力的政府,其中團結的人民、保衛台灣的共識,是存在的必要條件。 因此,藍白自以為要被清算,其實是合理的出發點,這種「講者無心,聽者有意」的思想,正是他們激起危機意識的手段。因此賴清德提出「雜質說」,看似可能激化大罷免情勢,但其實他的初衷其實是「團結」,他一直相信「用更大的民主可以解決民主問題」。 只可惜,賴清德不是蔡英文這種字句斟酌的領導人,也非類似陳水扁的民意型領袖,他一時好心,卻成為在野黨大作文章的題材,恐是他一時沒有料到的。 很多民眾批評賴清德「鴨霸」,但這恐怕才是對他最大的誤解,在大罷免一階初期,賴清德表現相當克制,在二階連署愈來愈火熱當下,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還出面說「大罷免非常態」,可見賴清德願意擔任「全民總統」,但是無奈藍白是不講理的族群。 對賴清德而言,「打掉雜質」,只是民主必經的過程,但是在野黨硬要對號入座,解讀為「我們是被打掉的雜質」,只能說哪一天在野黨真的被打掉,那真的是自作自受。 但從「雜質說」引發的風波,對於總統賴清德是一個警惕,賴清德是認真努力的領導人,但有時候離人民的感受過遠,擔任閣揆時期曾說過「功德說」、「乾淨的媒」,雖然立意良善,但是不堪嗜血的台北輿論圈檢驗。 這次提出的「雜質說」引發的風波,也有類似的感覺,賴總統並不「鴨霸」,但是要靠近民眾,傾聽民眾的聲音,才能改善被抹黑的形象。 作者/Oscar

朱立倫主席始終迴避的「雜質」真相!

在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中,以打鐵鑄劍為例,強調台灣民主需要透過千錘百鍊、百鍊成鋼的過程,淬鍊出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所謂「雜質」,正是指在民主淬鍊過程中,那些有損民主品質、需要透過選舉罷免等民主機制加以導正的不當行為。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刻意扭曲這一比喻,將其污名化為「政治清洗」,卻對國民黨自身的種種「雜質」行徑視而不見,這種倒打一耙的手法,恰恰暴露了他不敢正視問題的心虛。 首先,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率團赴中國「領旨」王滬寧,這種無視國家主權尊嚴的「雜質」行為,不僅踐踏了台灣民意,更暴露出國民黨在兩岸立場上的搖擺不定。當國民黨立委諸公畢恭畢敬地向對岸政治局常委握手、報告時,朝聖媚中的「雜質」行徑難道不該被民主機制所淬鍊掉嗎? 其次,徐巧芯的「中指門」和王鴻薇搖擺嗆聲「我們沒在怕罷免的啦!」的囂張言辭,這些對民意充滿挑釁與不屑的「雜質」表現,豈是人民公僕應有的作為嗎?當選民表達對政治的關切時,國民黨最愛以「民進黨側翼」的嘲諷口吻「抹綠」自主性高的青鳥行動與公民罷團等作為,這般傲慢的「雜質」心態豈是人民公僕該有的風範嗎? 國民黨在立法院聯手民眾黨大幅刪減政府預算,甚至將業務費削至僅剩一元,癱瘓政府運作的「雜質」手段已非理性監督,而是惡意杯葛。加上藍白兩黨強行通過諸多破壞憲政秩序的「雜質」法案,正是台灣民主需要透過千錘百鍊加以去除的對象。 面對這些顯而易見的「雜質」,民眾透過罷免權進行民主導正,何錯之有?這正是民主自我淨化的機制,如同打鐵鑄劍需要去除雜質方能成鋼一般。朱立倫主席非但不反省黨內這些「雜質」問題,卻指控民主機制是「政治清洗」,才是真正的反民主「雜質」。 明居正教授曾對國民黨老朋友說,「我沒有變綠,而是你變紅了。」筆者呼籲朱立倫主席,應該先檢視國民黨內部那些傾中親共的「雜質」作為,主動清除黨內那些紅統傾中的「雜質」,回歸到真正守護中華民國、守護台灣的立場。唯有如此,國民黨才能在台灣民主的千錘百鍊中,成為真正有益於國家的鋼鐵力量,而非阻礙民主進步的「雜質」存在。 作者:秦靖

以伊停火協定後的中東變局

到底美國超級炸彈有沒有摧毀伊朗地下核武工廠?喧嘩多日,總算有較可靠的結論。伊朗外長承認三座核武工廠受到重創。看來CNN 和 New York Times 諸媒體以意識形態掛帥,-拿到洩露的初級報告,就見獵心喜,言之鑿鑿,卻經不起事實的考驗:可見意識形態之誤人,連老牌的媒體都難避免。 以色列和伊朗雙方在美國壓力、恐嚇下,同意停火,看來會維持下去。這「十二日戰爭」的結果,當然是伊朗受創最深:短期之內( 數年 ?)不再擁有「發展核武」這張外交談判的王牌。 「十二日戰爭」也証明伊朗的軍事實力並不是那麼強大,內部遭受嚴重滲透。以色列有大力支持的美國盟友,而伊朗的準盟國中國、俄羅斯,衝突緊張之時,到底在哪裏?只是口惠而無實至 ! 所以以往認為伊朗在中東政治、軍事局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此會被強權們重新評估。伊朗當作中東「回教革命」輸出的源頭,也會因自身難保,而有所克制,不可能再有昔日「呼風喚雨」的能耐,中東局面會平穩長長的一段時間。 對於「以伊停火」最不滿意、心有未甘,當然是以色列。納坦雅胡政府要的當然是「除惡務盡」,渴望伊朗政權更替。但在美國怕亂了大局,不與苟從之下,也只得退而求其次,以消滅宿敵加薩走廊的哈瑪斯為主要目標。 重要的,川普總統也有壺底抽薪,消滅哈瑪斯,徹底改造加薩走廊的意圖。所以可預見的「以伊停火」後,以色列會更努力把哈瑪斯從地道中挖出來。美國會鼓吹由阿拉伯國家,聯合「殖民」加薩走廊。給當地巴勒斯坦人全新的發展模式,不再是種族、宗教,沈浮在幾十年血海深仇的旋渦中,不得脫身。 所以「以伊停火協定」之後,中東仍然會有變局,局勢會從加薩走廊的哈瑪斯組織的存亡開始。衝突會是局面、單一對象的,這是「十二日戰爭」帶來的新的中東變局。消滅哈瑪斯後,會有全新的政治實驗,期待的不是往日「治絲而棼」,越做越糟的宿命。不論成敗、好壞,善良或邪惡,總要有人走出第一步 ! 作者: 王充

陳嘉義們:栽贓、誣陷的恐怖檢調,國家機器真的動起來了!

司法,對許多人來說,是可以相信,並且可以公評的。不過,如果具有起訴民眾的無上權力,那司法就應當謹慎為之,不可以逾越法律。 但,陳嘉義檢察官,居然做了最壞的示範。在鄭文燦的案子中,以“變造”跟“剪接”的方式,讓鄭文燦入罪。若經過司法詳查,這罪行一定得加倍辦理。 司法之所以重要,在於所有的評判,都必須依照證據。有幾分證據,說幾句話。如果,連證據都是假的,那如何取信於人民呢?也因此,陳嘉義們,是破壞法制的黑手。跟立法院的藍白諸公們,不是一模一樣嗎? 到底,對於陳嘉義這種檢察官,要怎麼應對呢?到底,人民遇到故意入罪的污衊,要怎麼自保呢?底下,將從幾個面向來探討:「1. 陳嘉義的辦案,有政治目的,背後主謀應該抓出來;2. 陳嘉義們,在面對變局之下,不應被輕輕放過;3. 讓雙標的藍白閉嘴的最好方式,就是貫徹法制。」 首先,陳嘉義的辦案,有政治目的,背後主謀應該抓出來。陳嘉義的動機,除了自報私仇外,是不是有政治目的呢?這應該要好好調查一番。畢竟,如果放任這案子不了了之,難保下次不會有其他人遇到同樣的狀況。而這個結果,對照先前柯文哲對鄭文燦案的評論,可以說,還給鄭文燦一個公道。當白營一直要把鄭文燦,當作罪大惡極的貪污來打。那柯文哲案,已經超越更多、更多了。相比之下,陳嘉義有著司法的權柄,卻這麼做,真是令人髮指! 再者,陳嘉義們,在面對變局之下,不應被輕輕放過。是否有其他陳嘉義們,這是司法改革,必須落實的。幸虧,審判法官明察,不然檢察官如此亂起訴,真是非常可惡。尤其,其心態的不正常,將一場多人會議,變造成三人“密會”,更是活生生地造謠與污衊。想來真的非常惡質。難怪,此案前後簽結多次,卻無端又被拿出來“冷飯熱炒”,這真是“太離譜”啦!我想,政治的謾罵與攻訐,無可厚非。但,泯滅良心的濫起訴,真的不可取。 最後,讓雙標的藍白閉嘴的最好方式,就是貫徹法制。不管是陳嘉義的胡亂起訴,還是藍白委員們在立法院的毀憲亂政。都是在顛覆我們原有秩序的法制,讓我們的國家癱瘓。只有將這些雜質,好好的過濾。透過民意基礎、法治基礎,重新做出選擇跟裁決,才能還我們一個乾淨的台灣!這真是當務之急。 從栽贓、誣陷的恐怖檢調,國家機器真的動起來了看陳嘉義們,可以發現:「有政治目的起訴,背後主謀應該抓出來,還鄭文燦一個清白;在面對變局之下,陳嘉義們不應被輕輕放過,要揪出更多;貫徹法制,就是讓國家正常化,最好的方式,來汰換不適合的人!」 作者:黃宗玄

Recent Posts

賴清德團結國家第二講:解讀雜質說的意義

賴清德團結國家第二講:解讀雜質說的意義

總統賴清德近日來到桃園舉行「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他在會中提及,「要用民主加以淬煉,透過一次次的選舉、罷免,一張張的選票,像打鐵、鑄劍般千錘百鍊,百鍊成鋼,打掉雜質,淬煉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引發在野黨的不滿。 但老實講,賴清德的原意只是要表達,透過民主可以守護台灣而已,但是藍白為了動員反罷免選票,刻意將「雜質」連接到自己,形成對號入座式的悲情笑話。 [...]

More Info
評析美軍戰略轟炸的能力

評析美軍戰略轟炸的能力

美國空軍(U.S. Air Force)是世界上武裝力量最強的軍種,美國身為世界霸權,長期以來保有強大的戰略轟炸機隊,實際上具備「全球部署、全球打擊」的實力,至今尚無法出現競爭對手,21日美軍基於伊朗持續發展核武,基於區域、地緣戰略考量,仍在21日派遣7架B-2匿蹤轟炸機執行「午夜之錘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

More Info
朱立倫主席始終迴避的「雜質」真相!

朱立倫主席始終迴避的「雜質」真相!

在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第二講中,以打鐵鑄劍為例,強調台灣民主需要透過千錘百鍊、百鍊成鋼的過程,淬鍊出守護民主的鋼鐵意志。所謂「雜質」,正是指在民主淬鍊過程中,那些有損民主品質、需要透過選舉罷免等民主機制加以導正的不當行為。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刻意扭曲這一比喻,將其污名化為「政治清洗」,卻對國民黨自身的種種「雜質」行徑視而不見,這種倒打一耙的手法,恰恰暴露了他不敢正視問題的心虛。 [...]

More Info
以伊停火協定後的中東變局

以伊停火協定後的中東變局

到底美國超級炸彈有沒有摧毀伊朗地下核武工廠?喧嘩多日,總算有較可靠的結論。伊朗外長承認三座核武工廠受到重創。看來CNN 和 New York Times 諸媒體以意識形態掛帥,-拿到洩露的初級報告,就見獵心喜,言之鑿鑿,卻經不起事實的考驗:可見意識形態之誤人,連老牌的媒體都難避免。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