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主的經營心態,決定了企業營運的方向與步調,更進一步決定企業的文化。
作者 / 江湖一點評
頂新的餿水油事件,近來已經佔據媒體版面數週之久,而且檢調搜索、公開道歉、退出市場等戲碼越演越烈,甚至連中國媒體都罕見地公開譴責,足見其影響之巨大。
這樣的事件其實在台灣社會上層出不窮,只是受害範圍有大有小,從以前的毒奶粉、塑化劑、胖達人等近來的案子,新聞報導大家都還記憶猶新。追究其根源,在於企業經營者的經營心態有問題,以這些事件來說,不出「偷工減料」、「短線操作」兩種。
偷工減料主要是降低成本,因此採用廉價的原料、便宜的製程,甚至是對人體有害的材料。加以包裝與行銷,只求產品賣相好,以避免被識破。
短線操作則是要提高獲利,因為民眾的一窩蜂心理,看到流行的事物,就算排隊也要買到,業者就順水推舟,各地多開分店,或者競爭者也跟著做一樣的東西。舉凡事物熱過頭,供過於求,自然熱度就下降。
企業經營的主要目標,在公司法裡開宗明義,是以「營利為目的」。只是,達成目的的手段是好是壞,則取決於經營者的觀念與想法。一般而言,創業成功指的是公司能高價售出,賣給下一手;抑或者是公司能持續穩定的獲利,長久在其專業領域經營下去。
企業主的經營心態,決定了企業營運的方向與步調,更進一步決定企業的文化。在企業主的價值觀影響之下,自然會耳濡目染地誘導了員工的行為。久而久之,能夠融入企業文化的員工才會待得下來,不能接受的員工,大多也會另謀高就,因為不是做得不開心,就是加薪升遷都無望。
回過頭來看,頂新的餿水油事件,不管是魏家兄弟主導,或是底下高階主管授意,其實都是企業主與員工的共業。因為文件上簽字的是魏家兄弟,而執行的主管或員工,若是心知肚明、心照不宣,那就是為虎作倀;若員工真的是一無所知,那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身處其中而不知老闆為人與企業文化,不能明辨是非而知所進退,那麼出事是遲早的。
不管企業經營或是工作任職,還是要搞清楚狀況,不然即使有一時的豐祿,也難保未來不會身陷囹圄。到底是要爭一時,或是爭千秋,還是得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