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可憐的香港:一位年輕媽媽的擔憂

  • 國際

如果,你希望自己和小孩生活在一個你願意付出努力來維護的社會,那麼,就應該慎重選擇一個值得你信任、託付的領導人,共同為未來奮鬥。

當香港反送中抗議於6月9日開始,6月10日我即接到以前的同事,一位年輕媽媽,問我的看法及香港還有機會改變嗎?6月12日,我請她看CNN的現場報導後,她回信說到「可憐的香港…看了覺得很害怕」。

香港人反送中運動引發後續示威抗議。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香港人反送中運動引發後續示威抗議。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香港受英國統治百年,多少有一些法治和人權的概念,加上是國際金融中心。全球注目,中國對它的壓制,還算自制、客氣。對其境內的鎮壓,如對西藏、新疆,和對法輪功、異議人士,其血腥程度,已超出起碼文明人的想像。記得,我上大學時,文化大革命(1966-1976)發生不久。1972年,我曾參加第一次國建會。在調查局的紀錄片中看到文革小紅衛兵(小孩、小學生),一手拿毛語錄一手拿小竹竿(當槍)拚命高喊毛主席萬歲,打倒xxx…。這些小紅衛兵們毀寺廟、鬥父母、鬥老師、鬥反革命份子,並公開要他們當街下跪,接受批判、受各種懲罰,令我相當震撼。出來後,我就覺得為了小孩,台灣應該獨立。因為,台灣的小孩胖胖的、單純、天真,將來碰到這些兇悍的小紅衛兵,不要說怎麼應付,可能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這種想法,深深的影響了我。既不是出自意識形態,也不是出自省籍偏見,而是純粹出自人性的考慮。這已是近五十年前的往事了。

港警的驅趕、鎮壓抗議群眾,除了警棍、盾牌、催淚彈外,你不是還看到白衣人隨興毆打抗議群眾的事件?有多少年輕人、民眾受暴襲、受傷?有多少白衣人被法辦?(像不像台灣的黑衣人?)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每四個人中至少有一個人,都站到街上抗議了。任何文明、民主的國家或社會,對此種清楚的的民意,絕不可能漠視或壓制。可是,看看這幾天,中國港澳辦公室支持港府的強硬態度和聲明,連中國軍方也在邊界集結及暗示只要港府要求,駐港解放軍即可執行任務等等,甚至,連港警也出現以槍描準抗議民眾的挑釁性舉動,不難看出中國的極權、殘酷本質,正在逐漸顯露。香港部分公務員的挺身而出,支持民意,也突顯了情況的惡劣,巳到了存亡的臨界點了。除非香港全民,能夠團結站出來,捍衛自己的自由、生存權,並獲得外界長期的強烈觀注、支持,否則,它的悲慘結果,多少已可以預期。台灣二二八和中國六四的陰影,揮之不去。不僅令人擔憂,也令人感到深沈的悲哀。

你們生或成長在李登輝時代。李受過日本明治維新歐化後的思想教育,多少深受民主、人文思想的影響。因此,接受的是比較接近日本、歐美的教育理念,很難想像會有中國這種現象。當年的那些小紅衛兵,無父、無母、無法、無天(沿用當時的口號),就是目前習近平等中國的掌權者。他們只相信弱肉強食,可以吃你十分時,會想法吃你十二分,絕對不會有什麼手軟,吃你九分。如果,只吃你九分,也是在客觀條件不利下,暫時吃你九分而已。稍有利,他又會吃你十分、十一分、十二分。仁義、道德,都是嘴巴講給對方聽的,聽聽就好,如果當真,你就死得很難看。你沒看到,對香港人的抗議,中國發言人不是還口口聲聲強調香港回歸後的「偉大」成就,是不爭的「事實」,全世界矚目共睹。就像中國當年一位軍頭,在美國公開宣稱,他「沒有看見」六四死一個人一樣。這就是仁義、道德外表下,真正的中國。

我相信,經驗不可替代。如果,經驗可以替代,人類就不會不斷的重複不該發生的悲劇。我的經驗、感受,不管你接受或不接受,不妨姑且聽之,千萬不要只單純相信各種滿天飛的亮麗口號,而應該自己仔細觀察、思考。台灣雖小,但,卻是一個靠自己努力,即能安身立命的地方。每個人,只能活一次。如果,你希望自己和小孩生活在一個你願意付出努力來維護的社會,那麼,就應該慎重選擇一個值得你信任、託付的領導人,共同為未來奮鬥。

作者 / 旁觀者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反送中 國際 民主 香港
2019-08-02 旁觀者

Post navigation

「洪水猛獸」的柯P能撐多久 ? → ← 當解放軍進入香港鎮壓成為可能

Related Posts

為什麼TaiwanPlus搞砸了?

TaiwanPlus平台前英國籍主管艾永青(Ed Moon)近日揭露在工作期間,因新聞內容對美國總統川普有不當形容遭撤下,更批評因為大罷免導致公共空間遭極端言論限縮,在台灣輿論圈引發軒然大波。對此,財經媒體人胡采蘋直言,TaiwanPlus找來的記者沒人做過流量高的影片,不但得罪川普政府、被請走還要痛批台灣不好,「這筆錢丟到水裡了」。 經歷這場風波,後續TaiwanPlus恐將面臨在野黨團檢討,經費不再被支撐。而在艾永清發文以後,支持執政黨的同溫層對於此平台的信任度也所剩無幾,影響力將被邊緣化。實際去訪問TaiwanPlus,作為廣宣平台的IG的最新文章還停留在數個月前,雖然仍有製作數位內容,但是觀看人數慘淡,這場花費台灣納稅人58億元的美意恐就此搞砸。 TaiwanPlus是台灣首座英語頻道,希望可以傳遞在地觀點,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過去在疫情期間,台灣防疫做得很好,但在世界依舊受到中國打壓,主體性受到邊緣化,因此產生開設英語頻道的構想。 但是這計畫由政府發起至初便受到大量的阻礙,文化部在2020年委託公視建置英語網路影音平台,卻被批評「大外宣」,導致部分公視高管辭職抗議,後來計畫由中央社承接,2022年移交公視經營。中央社是政府經營媒體,而公視是國家經營媒體,雖然轉給國家後未來有足夠預算支應,但是卻也被立場超然的媒體人主導,導致偏離當初設立頻道的初衷。 天下雜誌報導,TaiwanPlus欠缺台灣觀點的新聞編採方針,由對台灣認識有限的外籍員工與外籍顧問主導內容,相對於本地自採新聞,他們更重視非洲環保議題,在重要的國際和兩岸議題,也缺乏台灣視角的分析,完全依循國際電視台的標準,且內部員工也為「傳遞台灣聲音」的主要目標產生分歧,讓當初的美意打折不少。 胡采蘋指出,面試來的記者無法製作流量好的內容,對宣傳台灣沒有幫助,不如完全發包委託製作,由承接方提計畫並撒預算給Youtuber或TikToker。 事實上,天下雜誌與胡采蘋分別指出TaiwanPlus在新聞部與節目部的侷限,但這些組織崩壞表象並非局部改革可以化解,想要解決問題,台灣執政者必須重新思考TaiwanPlus存在的意義。 如果台灣執政者需要TaiwanPlus推廣台灣文化、傳遞台灣的魅力,讓世界看見台灣,選擇完全發包委託製作方案,讓受歡迎的網紅明星一同推銷台灣,這是最合適的作法。 若執政者需要國際媒體傳遞「台灣的聲音」,那麼尋找重視台灣的新聞媒體人是當務之急,更要尋求組織內部的共識,甚至要思考擺脫公視的體制,以避免讓「獨立超然」的媒體人挾持組織運作。 一個英國籍主管並不會搞砸TaiwanPlus平台,但模糊的目標、不受控的組織運作導致的結構性矛盾,才是導致美意搞砸的主因。 作者/Oscar

烏俄戰爭啟示錄:冤冤相報何時了?

最近筆者對於俄羅斯關於烏俄戰爭的真正態度感到茫然,因為普亭已經答應講和,也承諾會立一道法律要求俄羅斯人以後不得侵略烏克蘭,然而他卻一再選擇轟炸,看似毫無停火心思,還直指自己已經力邀澤倫司機到莫斯科談判,而澤倫斯基則認為是痴人說夢。連普亭好友川普都大感失望,反而支持烏克蘭與歐盟打到底,但仍會想與普亭好好電話中談判。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熟悉外交格言的人一定有聽過一句話,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老實說,一開始我看到川普與范斯對於身穿不是西裝的澤倫斯基在鏡頭前斥責他沒牌可打,感到義憤填膺,因為我也感受到如果台灣,或是中華民國不為自己而戰,我們一定也會被美國給放棄。無論是中共或是美國,對於台灣之所以爭論不休,而中共誓言拿回台灣,絕對不是要拿烤熱栗子燙自己嘴巴,而是看中台灣的戰略位置,可以做為潛水艇基地,這也是當年日本殖民台灣的南進政策大力建設台灣的理由,也是當年施琅替滿清消滅東寧王國(鄭成功家族),力勸康熙要將台灣納為版圖而不要給荷蘭人占為己有。這就是中共話術「留島不留人」可以推測的戰略上的理由。 同樣的道理,烏克蘭與俄羅斯在蘇聯時代都曾經是蘇聯的一份子,而且烏克蘭還居於從屬於俄國的地位。因此,普亭開戰烏克蘭,就表示他還活在蘇聯時代,這也是戰鬥民族對於蘇聯瓦解,普遍懷疑西方勢力要接管俄國的不安的共業,蘇聯就算解體,然而未實行真正民主的寡頭政治,與對待異議分子的殘忍(比如納瓦尼)導致與西方國家越走越遠。在19世紀德國剛完成統一大業時,名相俾斯麥對於歐洲均勢的國際關係認識,知道普法仇恨來日得再一次清算,所以他選擇與東邊鄰居俄國友好,然而這個國策隨著威廉二世即位的政策而被破壞,加上俄國敗於日俄戰爭,所以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一開始,再如何神速破敵,也難以抵擋俄軍,更因為入侵中立國比利時而得罪英法,而難逃厄運。 唯一可以理解的是,普亭是為了透過戰爭,來徹底跟烏克蘭算主權的總帳,從克里米亞半島開始,兩國就開始齟齬,卻忘記歷史是當年克里米亞是赫魯雪夫特別賜給烏克蘭的領土,回頭想來,也真的是可笑至極,普亭再怎麼胡扯吹牛,也都忘記自己早就不是當年共產革命推翻的沙皇,而是侵略他國的共和國的元首,還被列為戰犯,實在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現今的烏俄局勢是,美國透過一開始冷淡做態,而讓歐洲人從歌舞昇平反思國防重要多家投資,使北約實力增強,而讓美國更有實力應對世界第二大強國中國的挑戰,因為台灣也是絕對不可失去的盟友,如同中東的以色列,美國再怎麼道德不正當,也要力挺猶太人。所以我們也可以樂觀的看待川普找普亭忍住怒火,好好找俄羅斯談判,實踐他當年豪語一天就能結束這場烏俄戰爭的政治語言。 至於普亭一再為澤倫斯基懷疑他想力邀和談到莫斯科的態度而感到不耐煩,筆者更認為普亭有點愛說笑。在中國戰國時代,楚懷王就是完全取信毫無羞恥的張儀取六百里土地的空話,以及親信秦國答應和談,卻遭致反遭拘留至死的下場。今天如果敵對兩國要談判,只需元首授權的外交官即可,何須要元首親自出馬?所謂兵不厭詐,就連凱撒當年征服日耳曼部族,也會耍詐扣留使者,然後迅速出兵,澤倫斯基如果還真信對方首都就安全無事,那才是天真可以,不配當一國領袖。這些談判智慧,更該讓國內主張和平的在野勢力作為殷鑑啊!   作者:鄭育嘉

Ko Wen-Je’s Bail Dilemma and the Battle for Party Leadership

Ko Wen-je, the former Taipei mayor and chairman of the Taiwan People’s Party (TPP), has long cultivated an image of blunt honesty and pragmatic reform. Yet recent events surrounding his […]

「九三閱兵」的真實:威權同盟、轉移內憂或海峽危機?

       北京當局於9月3日舉行抗戰勝利80週年「九三閱兵」,普丁、金正恩等威權領袖齊聚天安門。這場看似紀念活動,實涉及許多層面,核心在於世界獨裁者齊聚與西方民主陣營互別苗頭。閱兵不只是展示武器、科技,所謂「戰爭是政治的延長 」,習當局何以花費巨資舉辦一個「白象軍演」,除了展示軍事即國力外,也要對內外炫耀中國國力在其領導下已代美國而起。筆者有以下幾方討論。        第一,在於威嚇西方陣營,閱兵口號反覆強調「反法西斯」,卻幾乎等同「反西方」。與會領袖以中、俄、朝為核心,外加伊朗與部分非洲強人政權,該國皆強化自我國族凝聚於強人之下,享有共同價值觀,這種掩耳盜鈴行為只是將自身獨裁合理化的幌子。對美日歐而言,這場閱兵縱使出動精銳,惟真正意義不在於軍力展示,而在於中國試圖透過敘事與場面,證明自己能號召另一套國際秩序,向民主同盟正面下戰帖。對台灣來說,這意味著國際戰線的壓力將更加集中。        第二,令人狐疑者,中國經濟正陷入多重困境,如房市泡沫、青年失業、地方債壓力沉重。即便如此,北京仍砸重金舉辦閱兵。原因有三:一是「維穩至上」,以民族主義熱潮壓制內部不滿;二是「轉移焦點」,將社會視線從經濟困局拉向「國威」;三是「對台恫嚇」,利用排場營造「統一不可逆」的氛圍,強化其統治正當性。閱兵看似氣勢恢宏,其實是「煙火政治」,瞬間耀眼、又花費巨資,無非重現毛時代壯舉,毛澤東邀請赫路雪夫及金日成共赴天安門閱兵,試圖強化習與毛澤東之歷史連結,意味著近期外界推測習失勢傳聞恐為不真,反而進一步強化個人威望。       第三係台灣層面,此番藍營以亦有人受邀赴中,是否淪為統戰活教材?其實最不該赴會者應為藍營人士,其以戰勝日本的歷史為精神號召,眾所皆知帶領中國人民打贏日本者捕是國府嗎?中共藉由國府衰弱之際起兵奪取政權,如今,藍營自豪擁有百年黨史及抗戰榮耀,卻甘為曾經敵人作背書,遮羞對岸內戰奪權的晦暗不堪,宛如受虐者迎合施虐者的鞭苔、多麼諷刺。         更甚者,當藍營人士親臨,北京隨即將畫面包裝為「台灣內部分歧」的象徵,用來削弱台灣對外的一致形象。短期而言,藍營此舉或能迎合深藍選票、藉口為了和平,但長遠看卻加深其在本土認同上的裂縫。尤其在賴清德總統明確宣示「侵略註定失敗」之際,藍營卻選擇站在閱兵舞台旁,形同自陷「親中陷阱」。藍營若仍寄望透過「對岸善意」換取和平紅利,將不得不回答一個尖銳問題,即當北京把閱兵當作統戰工程時,你的和平框架如何自圓其說?即使無下限輸誠,然對岸對台的軍事壓力、經濟制裁與國際孤立卻一點都不能少,沒有對等認同與堅實國防能力,任何交流都將淪為北京的統戰宣傳。         九三閱兵的本質,是中國內部經濟、黨內問題的外部化。它或許能暫時製造民族亢奮,但無法掩蓋貧富懸殊與中美對立。對台灣而言,最佳回應不是被威嚇嚇倒,而是讓民主治理與社會韌性成為日常工程。唯有如此,才能讓北京的軍事秀淪為虛張聲勢,讓威權的表演在台灣民主面前,無法撼搖民心。 作者 / 風林火山

Recent Posts

憲政橄欖枝:總統立法監察聯合聲請憲法訴訟

憲政橄欖枝:總統立法監察聯合聲請憲法訴訟

七、八月兩波大罷免後,一直都有朝野和解的背景音傳出。TaiwanPlus前主管Ed Moon離台前社群長文,提及聯合政府,也是類似的思路。政壇和解怎麼搞?過去累積仇恨值那麼高,需要有一個能有實質讓步,但又不逼誰全盤棄守的具體方案,遞出憲政橄欖枝。 [...]

More Info
打詐別淪為全民困境             

打詐別淪為全民困境             

近來詐騙橫行,政府為了展現魄力,責成金管會要求各銀行全面清查,甚至凍結所謂「長期未動」或「低餘額」帳戶。原意也許是要堵住人頭帳戶的漏洞,但政策一旦落實,卻造成滿城風雨。許多民眾發現,自己的薪轉戶、交割戶甚至仍在正常使用的帳戶,竟在毫無通知下被鎖,轉帳失敗、提款受阻。想要解凍,還得請假跑一趟銀行,向櫃檯人員解釋「錢從哪來」。就算辛苦解凍成功,銀行也不敢保證日後不會再次凍結,令人憂心忡忡。 [...]

More Info
「三叉山」還是「南京照相館」:台灣該選擇那種戰爭歷史記憶?

「三叉山」還是「南京照相館」:台灣該選擇那種戰爭歷史記憶?

日前,賴清德總統在臉書回顧發生在1945年9月台東關山山區的「三叉山事件」,強調人們該從二戰反省「團結必勝、侵略必敗」的共同教訓。而媒體也報導政府已派出相關人員於6月間前往事發地點舉行安靈追思,並將當年散落該地的運輸機殘骸用軍方直升機運回山下,做為典藏紀念。   [...]

More Info
團結是勝選關鍵;從台南選戰看民進黨世代交替

團結是勝選關鍵;從台南選戰看民進黨世代交替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