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日本相同,台灣亦已邁向單身化的時代,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107年台灣30歲以上單身未婚的人口計有600多萬,加上上述所提的高齡化現象,未來孤立於社會的人數只會持續攀升,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無緣死預備軍」。
近年來,獨居老人往生多時才被發現的悲劇頻頻躍上新聞版面,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數據,107年3月底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331萬人,占總人口14.1%,正式邁入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高齡社會」,又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的資料,截至107年年底,全國「列冊需關懷獨居老人人數」的數量計44,582人,雖然目前獨居老人已列為「長照2.0」政策的服務對象,但仍有財源難覓及配套不全等問題,在台灣面臨結婚率與生育率雙雙低落不振的情況下,「獨居老人孤獨死」的問題只會逐年益加嚴重。
上述老年人孤單死去的現象,比台灣早邁入高齡社會的日本已進行探究,該國電視台NHK在紀錄片中將此現象稱為「無緣社會」,並整理成文字記錄的《無緣社會》一書,無緣係指人失去血緣、地緣與社緣三大聯結。社緣係指與公司的連結;血緣係指與家人的聯繫;地緣則指與故鄉的關係。NHK描繪出這些無緣死者的真實面貌:高齡、沒配偶、無子女、不回故鄉、隔絕於社會,孤獨地死去,往生後的遺體無人認領,人生僅僅被總結為政府公告的數行字,這樣無緣死的案例,在日本一年就有三萬兩千多件。
無緣社會的現象肇因於社會結構的劇烈改變,隨著整體經濟環境惡化,因收入不穩定而選擇不婚的人數遽增,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由家庭變成孤立的個人,這些人離鄉至大城市工作,漸漸與故鄉及家人失去聯結,一旦逢失業或生病,就可能陷入窮困,若病況嚴重至需人照護的時候,沒配偶亦無子女在身邊的不婚者便成為照顧的缺口,並隨時可能以無緣死收場。再者,不僅高齡獨居者憂慮成為「無緣死預備軍」,這股焦慮感亦瀰漫於三、四十歲的世代,單身化加上高齡化的趨勢,未來,亦只會有愈來愈多的人成為「無緣者」。
「無緣社會」絕不單是日本的社會問題,事實上,它也正在台灣發生。與日本相同,台灣亦已邁向單身化的時代,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統計,107年台灣30歲以上單身未婚的人口計有600多萬,加上上述所提的高齡化現象,未來孤立於社會的人數只會持續攀升,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無緣死預備軍」。
然而,面對無緣社會的到來,我們仍有改變的契機,就如同《無緣社會》一書的結論所言:「即使不是家人、不是公司、不是故鄉,我們依然能夠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因此,政府不只要完善長照政策的配套措施,更需整合公部門及民間組織,協助無緣者重新與人締造聯結,以從「無緣社會」過渡到「有緣社會」,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改寫狄更斯在小說《雙城記》的序言:這是最壞的時代,但也將會是最好的時代。
作者 / 王昱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