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群體間,常會陷入「自我合理化」的陷阱,造成典型的「認知錯誤」。…解決韓粉與非韓粉之間的「我群」與「他群」衝突,最好的方式莫過於互相接觸。當彼此的共通點勝過差異,發現所有人都是同一種人時,也就不會再分彼此。
上週六,挺韓團體在凱達格蘭大道為高雄市長韓國瑜舉辦的,「決戰2020.贏回台灣」造勢大會。活動主辦單位對外宣稱,在韓國瑜進場時有超過40萬人在現場,也創下近年來參與人數難得追平「反服貿」、「送仲丘」等大型公民活動的紀錄。外界對於不畏風雨仍然到場力挺韓國瑜的「韓粉」更是充滿好奇,到底為數眾多的韓粉「從何而來」,「又為何而來」。
單純以「討厭民進黨」的大集結形容韓粉,或許是有過於籠統的描述上。活動現場聚集,包含支持重啟核四、反同性婚姻、反年金改革、到大中國情懷等民眾,不可否認多數都是傳統上與民進黨持不同立場的民眾。但也有些是隨著內政改革、執政成績不明顯,不斷與一部分當初投票給民進黨的選民,累積反民進黨的厭惡力量。這一切還不包括原本就因社會上各種議題,貧富不均、階級差異、對未來無望,而同感到邊緣化與強烈相對剝奪感的基層民眾。
過去「韓粉」與「非韓粉」普遍缺乏理性溝通,甚至有學者將韓粉貼上多為低學歷、中高齡、中下階層的負面標籤。這些區分或歸類,反而才是造成「韓粉」與「非韓粉」間,歧見逐漸變深的主因。
如果只是一昧的把反對力量打成是偏向負面「民粹效應」的結果,甚至是譏諷為「反智」的智力測驗,是無助於社會不同立場間的溝通。特別是「區分異己」的方式,容易陷入「我群」與「他群」的傳統衝突。在自我膨脹與反覆加厚的同溫層價值觀當中,更會加強生物學上的「本質論」進入「他們就是那個樣子,不可能改變」的既定印象。
倘若無法加強與韓粉之間「他群」的互動,就越無法累積打破「本質論」刻板印象的資本。無論是一般民眾或政治人物,可能都會用既有「認知框架」來處理與自己不同的事物,而通常這些衡量標準也並非理性認知,只是基於潛意識的操弄,甚至是情緒性反應。
不同群體間,常會陷入「自我合理化」的陷阱,造成典型的「認知錯誤」。事實上人們比較容易支持與自己相同的看法,而非贊成不同看法。即便沒有陷入自我偏誤,人群在被面對被指責錯誤,也容易被理解為被罵「愚蠢」。解決韓粉與非韓粉之間的「我群」與「他群」衝突,最好的方式莫過於互相接觸。當彼此的共通點勝過差異,發現所有人都是同一種人時,也就不會再分彼此。或許這種方法無法保證,兩個不群體間的交流與諒解。但在目前台灣內部紛亂不休的同時,台灣民眾應該團結起來對抗共同的外部威脅。有些事如果不踏出嘗試的一步,或許永遠都不會有結果。為了中華民國台灣的未來,還是有必要一試。
作者 / 陳冠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