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遇到一個民主危機:目前的社會氣氛,並不鼓勵選民細細檢視政治人物,甚至鼓勵選民不用去檢驗政治人物,只要選民聽口號、被圈粉即可。
此刻民進黨總統初選戰況白熱化,各自支持者也逐漸積極表態。蔡、賴陣營皆猛做形象包裝,透過媒體或是社群網站,雙方的政治宣傳快速刷新。或許你已經選擇某方,原因可能是你認為某方比較重視你所在意的議題,並且較可能與你踩穩相同的價值立場,但我奉勸各位不要這麼快下定論,先緩下來回頭檢視您的屬意人選,過去是如何實踐你所在意的的政治價值。
就我的觀察,也是等到習近平自曝「只有一國,沒有兩制」,蔡英文即時回應「維持現狀」,一夕之間才變成「辣台妹」,「積極」維護台灣主權。但蔡對於李明哲案,少有發言,聲援團體向官方陳情,也無疾而終。因此蔡從年初至今,短短數月突然變「辣」,我仍存有疑慮。另外賴清德這陣子時不時提到「民主」,但回頭去看南鐵東移案,賴市府在動工後,才要召開公聽會說要與拆遷戶溝通,這有尊重民主程序?
在民主政治中,為了擴大自己的支持,政治人物會去選擇對不同的議題表態,再做出激進或是保守的價值主張。蔡、賴的立場選擇與價值表態,也不脫這個原則行事,政治人物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此我們眼中的蔡與賴,就是蔡、賴與他們的支持者互動出來的結果。所以說,如果我們想做一個稱職的選民,就需要細細檢視政治人物的生涯,剝除政治包裝,直視政治人物在擔任特定職位時的表態與決策,才能真正檢驗政治人物。
只是眼前遇到一個民主危機:目前的社會氣氛,並不鼓勵選民細細檢視政治人物,甚至鼓勵選民不用去檢驗政治人物,只要選民聽口號、被圈粉即可。
形成反智氣氛的條件之一,是多數媒體工作者自甘墮落,甚至有家媒體巴不得把帶狀新聞製作成特定政治人物的實境秀。多年前,媒改團體抨擊墮落媒體的說詞是「透過篩選有利/不利資訊,袒護/攻擊特定政治人物」,結果現在似乎誰也無法阻斷垃圾資訊的產製與傳播,閱聽人必須自發對抗假新聞。
條件之二是社群網站與通訊媒體的傳播機制,完全被公關公司掌控。想當年社群網站與通訊媒體興起時,人人都是「自媒體」,這讓政治人物畏懼三分,因為自己需時刻謹言慎行,不然下一刻被人錄影上傳,萬人嘲笑,聲望直落。但現在公關公司掌控傳播機制,可以直接決定使用者要接受到何種訊息,並且依使用者偏好分眾投放訊息,直接影響民眾對政治人物的觀感,或對政策的態度,引導民眾的政治選擇,甚至連摧毀特定記者的公信力也開得出價碼。
雖然目前因為少數媒體人的堅持,媒體仍保有一定的公共性,並未完全被商業邏輯吞噬,但過多的資訊從主流媒體、社群網站與通訊軟體向民眾擁入,無關公眾福祉的垃圾新聞、甚至假新聞,幾乎癱瘓一般人的判斷力,兩年一輪的選舉節奏又緊逼民眾去做出選擇,最後就如沈伯洋教授受訪時所說:「如果(你接受到的訊息)剛好跟你在市場或里長那裡聽到的內容一樣,就有加成效果」,就算接受到的訊息違背常識甚至毫無邏輯,民眾仍會選擇相信特定說法,甚至最後是為了捍衛自己的選擇,而無視旁人對於自己接受到的訊息的質疑。
民主政治假設,選民會考量個人權益,進而理性地選擇自己的代言人。只是現在發現,人們的理性,不是用來辨清政治人物的說詞,而是用在回應旁人對自己深信不疑之事的質疑。對現狀焦慮又加上選舉逼近,人們就更輕易地放棄去向立場相近的政治人物,在政策上討價還價,而是直接成為政治人物的擁護者,認定某個政治人物就是最好的選擇,將其他人對於自己擁護的政治人物的質疑,視作威脅。
這不僅是個人性地盲從特定政治人物,從集體觀點來看,更是強化民眾之間相互「貼標籤」去區隔你我。「貼標籤」是一種理解對方的方式:將對方貼上標籤,將標籤背後的刻板印象,用做理解對方說法的基礎。這可以是一個相互探索與理解的方法,但在受到選舉政治邏輯影響,「選邊站」壓倒一切,以至於人們習慣用相對的標籤(例如統、獨)來區隔敵我,或是競爭某個標籤,例如「團結」。但重點是,雙方的關係都在這個思維下成為競爭關係,似乎不存在合作可能。
目前綠營的群眾,懷抱著明年總統敗選的焦慮,積極表態支持蔡或賴。綠營群眾間隱然形成競爭關係,加上少數意見領袖的發言:既不提醒綠營群眾「我們一致對外的立場相同」、也不促進雙方理解各自擁護蔡、賴的理由,甚至最爛的是,說出某方支持者無法接受的人身攻擊。我不想探究箇中原因,但客觀來看,卻造成不可逆的分化效果:某些綠營民眾已經放棄投票了。
真正的民主危機,是本來用來調和社會矛盾、鞏固社會團結的民主制度失靈,公民放棄自已的立場,隨著政黨競爭的邏輯選邊站,與他人無法對話,甚至對立。這正好就是中國樂見的狀況。令我遺憾的是:我認為大多數進步派與本土派還沒搞清楚重點。
在當前主流媒體、社群網站與通訊媒體皆被有心人士操控的情況下,面對大量模糊與歪曲政策的假訊息,沈伯洋教授說到「假訊息就是要你討論他」。唯一的對策,就是政治人物自己發動議題,並且鼓勵選民挑戰自己未來的施政藍圖,特別是直面公民社會向自己的提出的挑戰,再細緻地談論自身的施政思惟。只有讓政治人物接受選民質疑,多做政策溝通,甚至與競爭者進行政策辯論,才能回頭遏止分化態勢。政治人物直指問題核心回應,也才能讓專業公民的意見浮上檯面,使議題聚焦,重新奪回議題的主導權,這不一定可以將假訊息排除在公共領域之外,但能使公民社會與政治部門合作,使輿論聚焦於真正有助於台灣社會進步與團結的討論上。
日前得知民進黨總統初選將辦政見發表會,我認為這不僅不會讓分化更深,而會扭轉分化的態勢。我們需要看到政治人物,為了找出未來的路,在維護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相互辯論。在世界局勢混沌,島內的反智言論竟然又佔據版面,在這種使人不安又絕望的情況下,我們需要被這樣的場面鼓舞。
作者 / 鄭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