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處在訊息萬變、複雜的國際強權環境中,一定開始用心注意賴清德的國際觀,是否足夠?他在外交國安方面的閱歷和經驗如何?賴的知識和心性若走不出台灣,如何帶領出「新氣象」?
陳師孟監察委員就民進黨初選,對媒體發言,宣達他的認識和意見 :

(1)對一個從政者「願睹服輸」,只是民主素養及格而已,也只剛達到領導者「以身作則」的基本要求。他希望小英總統也向賴神作出如此承諾,否則他這一票無法入匭。
(2)掌權的小英派要求一延再延初選日期,而賴自始宣示的「願賭服輸」,小英迄今說不出口,只不斷說出「蔡賴配」才是團結,甚至「蔡英文是唯一選項」。
(3)因為沒有勝出的把握,就拒絕承諾,還能稱為「君子風度」嗎?還能自詡維護了黨的價值與榮譽,不打算放下自我,一致對外,還敢要求支持者以團結為重?萬一失去政權,還能把責任推卸給不支持她的人。
(4)一旦賴神贏得初選,誠心希望小英欣然接受,作為副首人選。
就陳御史(1)所論,他所謂的「願賭服輸」只是個假議題。初選民調數字一開出來,一翻兩瞪眼,人民為主,輸的敢不服輸,這是施行民主的威力。就事論事,小英總統除了「全民」外,可以不必對任何特定人士作承諾,包括賴神及陳委員,何況是假議題,小英總統為何要作承諾!
就(2)言,「初選時程」延遲的問題,民進黨中央最初誤判是「同額競選」。初選時程思慮欠周,遭「突襲」的不只是小英總統,民進黨中央也遭殃!黨中央因思慮不周,趕作補救,就飽受苛責,有何道理?重點應在中央是否依據體制和法定程序,進行補全。如果說這是控制中央的小英派少數人的恣意忘為,一手遮天,哪會有民進黨「秘書長」的行徑,有如共產黨的「總書記」?總書記拍板定案,也要經過政治局常委們會議的決定。民進黨秘書長倒可以繞過中常會,把議而未決的案子,自行決定,公諸於世。其行徑有如太上中常委,不辦事而鬧事,小英派只能徒呼負負!
賴神對外再三強調他沒有說他不選,沒有「誠信」問題,甚至公開挑戰說他不選的人,拿出証據。民進黨高層互相溝通,需要帶「錄音筆」進場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眾人皆知!請問賴神你是否曾表示過,此生若當過行政院長,余願足矣!是不是也需要「錄音筆」來佐證?
最能顯示賴神「誠信」問題就是他的「寫」書。賴神一直強調他是在補選立委之後,見到綠營選民恐懼失掉本土政權的憂心,才決定參選。那麼立委補選前好多個月,他秘密招摹「寫手」,潛居南部,幫他「捉刀」著書,所為何事,是不是心中早有所屬?此作家,尊姓大名,北部媒體、知識界太多人知曉,這可不需要錄音筆佐証!
如果蔡陣營不斷說出「蔡賴配」才是團結,甚至蔡英文是唯一選擇,只是選舉時的策略運用,哪是「旁門左道」?賴神不是公開聲明:選蔡就是選擇二版蔡英文,意指新瓶裝舊酒;選賴就會是「新氣象」。相同的標準,陳御史你如何為賴自圓其說。蘇貞昌院長在某次公開談話,隱含「蔡賴配」之說,那是多年前親身體驗,痛定思痛,初選若爭到底,雙方藩籬已成,結怨夠深,很難收拾。
陳御史(3)點指控:蔡英文沒有勝出把握,就拒絕承諾,還能稱為「君子風度」嗎?不打算放下自我,還能維護了黨的價值和榮譽,還敢要支持者以團結為要?—-陳御史多大的控訴,直如要把蔡英文「人格摧毀」。請問蔡總統如果不維護黨的公正的價值,以團結為要,台灣學術人品、閱歷經驗足夠當御史大夫的人選,只有陳某一人嗎?陳某人似乎有先見之明,洞穿人世百態,現在就一口斷定:明年萬一蔡英文領導,失掉政權,就會把責任卸給不支持她的人!選民就等著看,萬一不幸災禍,蔡英文是不是逃避責任之人,不管帶軍的是不是她!
既然陳御史對蔡英文有此斷定,他幹嗎又如(4)宣稱:一旦賴嬴得初選,誠心希望蔡能作賴的副首。如果蔡的人品、人格如陳某人所述,腐朽惡質,避之唯恐不及,如何堪當重任。蔡氏若初選失利,己証明她多年累積的政治能量,已為這三年來的「改革」耗費殆盡。賴神大可選擇更好人選;例如文化部鄭麗君部長,或是鄭南榕的遺孀、前交通部長葉菊蘭,不是更具政治潛能,而且性別、南北平衡。選戰要勝利,默契互信,一心一德,才能擎旗奪塞,將士用命,勉強不得。陳御史之言,看來倒像是虛應故事,非肺腑之言,指鹿為馬,意有所圖。
事實上,民進黨中央拉長初選時程,己經有兩項收穫:第一,選民己經瞭解到納入手機民調,不能把只用手機的500萬選民,排除於民調之外;第二由於郭台銘參選國民黨總統,郭氏可以出入白宮和川普總統見面,對民進黨選民有莫大衝擊。他們會瞭解台灣是處在訊息萬變、複雜的國際強權環境中,一定開始用心注意賴清德的國際觀,是否足夠?他在外交國安方面的閱歷和經驗如何?賴的知識和心性若走不出台灣,如何帶領出「新氣象」?
作者 / 徐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