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中心須好好檢討,穩定考試的品質,增加級分的鑑別度,否則會造成有些學生原始分數較高,實際總級分卻輸給較低分的人。
今年學測首度採用五選四,希望能減輕學生的考試壓力,讓學生能夠朝向自己的興趣發展。但新制上路後,也造成「滿分群」暴增,「國英數自」組合更有595人拿到60級滿分,導致只看學測成績與在校成績排名的繁星入學這一關,變得更難鑑別學生程度。在申請入學的部分,許多學校也因學測鑑別度太小,一階通過人數爆量,造成許多負擔。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更加放大面試及備審資料評選標準不明的問題,使家長感到相當的不滿,拒絕這樣的五選四制度,舉布條控訴招聯會。
但問題其實並不在於五選四,而是學測考題難度缺乏穩定性,每年五標變動大,今年甚至國文科頂標與前標級分數相同,這樣的考試要如何分辨初學生的程度,使得每次填志願都像在賭博,不知道自己是否能上榜。且即便第一階段通過,還得再付一千到兩千不等的面試費,才能有進入該學校的機會,然而面試也沒有一個標準,讓被刷掉的同學,也無從得知自己到底不適合在哪,不但浪費錢,也浪費了時間。
學測面試在每年都受到許多詬病,原本教育部宣稱,面試能幫助弱勢學生,不會僅因考試分數來篩選,但在先天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弱勢學生又如何能在面試階段,競爭的贏資源較充足的學生,甚至許多補習班提供模擬面試,網路上也出現代寫備審資料的服務,對於弱勢學生,又是再一次的不平等。
筆者認為大考中心須好好檢討,穩定考試的品質,增加級分的鑑別度,否則會造成有些學生原始分數較高,實際總級分卻輸給較低分的人。此外,大學端應公布面試及備審資料評分細項標準,且在面試時,也應該當下告訴學生,是否適合本系,適合的原因為何,不適合的原因又在哪,這樣的面試才有真正的意義,而不是僅收取面試費用,最後可能以成績在做審核,讓學生面試後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問題出在哪,也不知道是否該放棄申請,轉戰指考。
作者 / 楊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