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習近平「一國兩制」方案的步步進逼,有需要凝聚何種共識,「拒絕統一」的民調屢破新高,台灣需要的是有勇氣面對中國威脅,包含內部或外部的敵人,民眾要的是能抵抗中國的總統,不是又要重頭開始的軟弱政治人物。
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舉行新書發表會,書中拋出「安內和外」的兩岸新論述,強調「安內」就是台灣內部要安定、團結;「和外」就是對中國採取和平的立場。強調「要先把統獨等無法交集的爭議放一邊,對有交集部分合作,例如共同抗颱風、地震、傳染病,發展經濟,合作促進人民福祉。」
有趣的是,幾天前台北市府副發言人「學姊」黃瀞瑩,才因為在政論節目上一席「因為統獨就是一個假議題」的發言引起社會熱議。如今賴清德也要先把「統獨等無法交集的爭議放一邊」,某種程度不也就是贊同柯文哲「統獨是假議題的說法。」
然而,柯文哲、賴清德兩人兩岸論述起手式,都是先擱置爭議,在「共同抗颱風、地震、傳染病」等看似民生議題的背後,不約而同的要求「拼經濟」。不難讓人聯想到與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政治0分經濟100分」有異曲同工之妙。
說穿了,賴清德的兩岸論述不就也類似朱立倫的「求同存異」,雖然不至於會有後續的和平協議。但這種特別「親中」的想法,著實也讓民眾捏了一把冷汗。雖然賴清德認同「九二共識或兩岸一家親,都是走向統一、導向一國兩制」,不過後段還要「台灣凝聚共識」,才能團結面對中國的論述,不免淪為口號式的廢話。
特別是面對習近平「一國兩制」方案的步步進逼,有需要凝聚何種共識,「拒絕統一」的民調屢破新高,台灣需要的是有勇氣面對中國威脅,包含內部或外部的敵人,民眾要的是能抵抗中國的總統,不是又要重頭開始的軟弱政治人物。更別說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必須和中國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有所差異。一昧的拿香對拜,贏不了敵人,只會毀了台灣長久以來建立的民主成績。
放眼看過去,誰最有實力力抗習近平,蔡英文的國際外交表現是有目共賭,並且受到美、日同盟的肯定。賴清德能否取代蔡英文維持兩岸平衡,想必其中的答案,大家心裏有數?
作者 / 邱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