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這次的同婚議題,或者之前遲遲不願表態的東奧正名,都可以看出柯文哲害怕違背大多數台灣民意,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柯文哲逐漸想接近台灣多數民意的價值。
3月23日,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在波士頓演講時提及:『當初同婚公投投下了『反對票』,但允許12萬5千人上街遊行』。此言論一出,引來國內媒體的大量報導也讓各界譁然,此言論遭受許多挺同人士批評是騙選票、沒有中心思想。
回過頭來檢視柯文哲從政以來,對於同性婚姻的論述。2014年時講述柯p新政(附件一)時,柯文哲表態支持《民法》第972條修法提案,力挺贊成同性婚姻。而到了2018年柯文哲選第二次選台北市市長時,被媒體質問同性婚姻議題的公投立場時,卻表示:「人民有表達的權利、自由,但是也有不表達的自由」不應在被逼迫的情況下表達,因此拒絕回應(附件二)。
筆者認為,柯文哲對於同婚的表態,與當時的選舉背景息息相關,2014年民進黨不提名台北市市長,禮讓柯文哲以無黨籍身分參選,此時柯文哲沒有任何政治包袱,但同時也缺乏組織的基本盤,因此策略上是從青年選票及挺同的淺綠選票著手,因此大力支持同婚議題及參與式預算等青年議題,吸引挺同選民及青年選票。
到了2018年民進黨選擇不禮讓柯文哲,民進黨姚文智找尋陳水扁站台吸引深綠選民,並且發表聲明挺同性婚姻,丁守中則是全黨給予支持並聲明反對同性婚姻,深綠及深藍選民全被兩黨掌握。因此柯文哲只剩下四年來經營的基本盤及淺綠選民的支持,對此柯文哲的基本盤多數為青年選票,但是淺綠選民多數為中生代,而其中挺同婚的淺綠會去選擇支持姚文智。因為姚文智挺同婚,因此柯文哲選擇不表態,可以藉此吸引反同的淺綠選民,因此於策略上不做同婚表態來吸引「淺綠反同、執政基本盤、青年」三類群的選票。
對此,看出柯文哲的策略,就是直接透過理性抉擇模式,去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進行表態,不論是兩岸議題上被戲稱為「政治變色龍」、「沒有中心思想」,其實都是柯文哲一概的政治策略。本次事件中,柯文哲對同婚議題的表態,跟2018年公投選擇結果越為接近,不論是這次的同婚議題,或者之前遲遲不願表態的東奧正名,都可以看出柯文哲害怕違背大多數台灣民意,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柯文哲逐漸想接近台灣多數民意的價值。這在他的總統之路之上,會是更為順利地前進,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中間選民。而柯文哲也可以透過這次同婚議題的風向,去判斷中生代或者較深綠深藍的選民怎麼去反應,因為同婚議題是青年選票的重要選擇方向,因此從討論中再去做政治上的抉擇。而柯文哲在表態之後幾天,進行更進一步對同婚的說明,來讓議題的討論度減少,對此這可能將是柯文哲去判斷是否選總統的重要時機。
附件一:http://kptaipei.tumblr.com/post/94257047724/%E6%9F%AFp%E4%B8%BB%E5%BC%B5-%E5%A9%9A%E5%A7%BB%E5%B9%B3%E6%AC%8A%E8%B4%8A%E5%90%8C%E5%90%8C%E6%80%A7%E5%A9%9A%E5%A7%BB
附件二: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705391
作者 /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