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當然有能力抵抗中國第一擊,台灣切勿未戰先敗落入中國一貫的統戰策略!
日前,總統蔡英文被問到假如兩岸開戰,台灣會為有何作為?蔡總統霸氣的回應有信心抵抗第一擊,未料此話一出再度成為媒體及親中人士撻伐的焦點,認為蔡總統是在製造事端,無助於兩岸關係的持續。
首先本文認為,蔡總統以總統之姿向外表達抵抗中國威脅之決心本來無錯,這更是歷任總統堅守的原則,也就是說只要兩岸開戰,國軍與政府必會承受第一擊,之後視情況反擊,包括:針對中國沿岸城市進行攻擊,福建沿海封鎖與阻滯中國軍力進犯步驟等,承受第一擊後本為抗中侵略的既定步驟,無關政黨,希望親共人士不要製造事端。
其次,面對解放軍可能的斬首攻擊,特別是共軍針對台北市內我國的行政、軍方中樞進行攻擊,已是中國進犯台灣的步驟之一,換言之,摧毀我指揮中樞達成政治上的談判是中國對台的方針之一,無論國軍或台灣百姓,切勿因中國單方的恐嚇威脅而忘卻保家衛國的責任。
第三,國軍近十多年來的建軍備戰,雖然整體數量確實不如中國解放軍,但以中科院與國防部的合作計劃來看,許多具有嚇阻性質的武器紛紛亮相,諸如雄風三型、雄二E、天弓三型、天弓二型、光六快艇、磐石軍艦、IDF戰機C/D型、萬劍彈等,許多武器裝備更在知名的國際軍武展上亮相,不但獲得國際認可,國造武器的性能與品質已有世界水準,更獲得外界洽詢,希望能購買我國的軍武裝備。
也就是說,無論以台灣現階段三軍規模或備戰模式,在「國造武器」與「美製武器」的雙重加乘下,國軍當然有能力抵抗中國軍事的第一擊,各軍種依照戰備任務,許多重要的軍事武器/裝備,將在中國解放軍進行第一擊前,進行部隊疏散、偽裝與多點部署,不但能降低損傷更有助於國軍第二擊的反制措施,國人切勿因錯誤資訊造成「未戰先敗」的窘境,畢竟倘若台灣能承受中國第一擊甚至第二擊的打擊,將整體戰事拖延,不但不利於區域內的和平,中國政府更會因「開戰國」的罪名遭受國際譴責,美日與其他國外的馳援才有機會來台協助。
作者 / 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