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育部什麼都要管,又無法嚴審,筆者擔憂十年後,恐將出現一批被教育部與社會大眾遺忘的學位學程畢業生,將使私立各校學位的真實性受到質疑。
新年假期,傳統習俗上免不了來來去去的拜訪與寒暄,台灣常見的新年開頭語,不外乎在哪裡高就、念哪所大學(科系)……。無奈,台灣的高等教育一半以上都是私立,其中技專校院更是近八成私立。高比例的私人興學,在近年系所調整猶如兒戲的狀況下,私校師生是年年難過。
科系設立與廢止,應該都有一套完整、嚴謹的程序與機制來評估、處理,師生理當安心的在高等教育的殿堂上傳授/學習知識,過年對於高等教育中的教師與學生而言,即便不是眾人焦點,也不該是尷尬、臉上無光。
前一陣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的停招爭議,引起部分大眾的關注與討論,但在世新大學社發所被蠻橫停招的背後,近年來早已有多所大學系所受到同樣的對待。甚至,私立技專院校更是變本加厲,胡亂開設名稱奇特的學位學程,並在當年度或隔一年度,以招生不佳為由開了又停、停了又開。
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幾個校系,像是醒吾科技大學的行動裝置與傳播媒體應用學士學位學程、嘉南藥理大學智慧健康數位服務學士學位學程等,都是在當年度獲准招生後,便因招生不佳於隔年停招獲准。其他像是樹德科大車用電子學士學位學程、嘉南藥理大學藥用植物學位學程、東方設計大學表演藝術學位學程等,亦都在增設與停招間相隔不到五年。
當然,除了上述停招與增設間頻繁程度讓人印象深刻以外,也是有增設學位學程後成功扶正的例子,像是南台科大高齡服務學士學位學程,就在108學年度改為高齡福祉服務系。
從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到教育部在科系增設與調整這件事情上,並沒有太過嚴謹的審查,而私立大專院校為了維持其高註冊率、生源穩定的假象,不得不巧立名目的申請增設學位學程,再透過學位學程的招生狀況來決定是否升格為系所。當教育部無心嚴審、私立大專院校為了各校的利益與永續經營的策略,必須得不停的調整系所,受苦受難的無疑是校內的師生。
筆者呼籲主管機關教育部,既然現有的制度下教育部必須審核大專院校系所調整的申請案,請教育部從今年度開始,嚴格的把關各校提出的停招、整併案中,是否有落實民主法治的精神,有經過該校的三級三審(系務會議、院務會議、校務會議)通過、並舉辦至少三場以上的公聽會並取得共識後,附上完整的會議紀錄與相關佐證資料,才能上呈提出停招案。
一旦教育部未能把關做好最終審查,放任私校蠻橫的宰制系所,將會再次重創高教環境,如果教育部什麼都要管,又無法嚴審,筆者擔憂十年後,恐將出現一批被教育部與社會大眾遺忘的學位學程畢業生,將使私立各校學位的真實性受到質疑。
面對高等教育的亂象,教育部唯有大破大立,下定決心不再對私立大專院校放水,要求其正視師生權益與辦學品質,才能夠避免高教繼續沉淪成了兒戲,讓私立大專院校的師生都能安心就學、教學,年年過好年。
作者 / 許家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