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在這一時間進行柯蔡之間的合作,坦白來說,對民進黨並非首要之務。即使是有政治的關係弭平的目的,也仍然不是合作的首選。顯然柯蔡會的表示和其市政動態,柯文哲自立門戶且多保持距離是目前的走向,又何必熱臉貼屁股呢?
一、勝者之姿,柯文哲勝選後的局勢佈局
11.24大選後,柯文哲以八十五萬票順利連任台北市市長。之後便積極籌辦上海雙城論壇。當然這四年來,柯文哲團隊在治理台北市上,有其利弊得失本文便不再此析論。本文著重在民進黨與柯文哲之間的競合關係中,來探討當前局勢是筆者意欲訴說的要旨。近日台北市觀光局長陳思宇確定參與士林北投區的立委補選,被視為白色力量問鼎中央的第一步,也預示著柯文哲為首的政治動作明顯希望在中央取得影響力以作為施壓民進黨一種手段,當然若以陳思宇的背景來看,也有可能是一種政治世襲的延續,但是不論兩種可能皆對於未來市政府施政是一種有利政治盤算。從這樣的局勢來看,柯文哲在12.13的柯蔡會上的反應,顯然民進黨意欲修補只能說成效不顯。
二、務實主義下的空洞政治哲學
根據美麗島民調顯示,柯文哲競選2020年總統大選的熱門人選之一,當然不論在選前或是選後,諸多媒體不斷詢問柯文哲是否參與總統選舉,柯的回應總令人弔詭,閃爍其詞。事實上,柯文哲為首的行政幕僚團隊是否為一種進步力量?其實從施政方針中,固然有其行政的彈性與些許的原則,相較於過去郝龍斌、馬英九有所突破,但是其政治色彩從過去聲稱的「墨綠」逐漸轉淡,從原本的夾帶支持太陽花學運的思潮在肯定代議士失靈、強調家族白色恐怖的歷史,以此弭平傷痛。他第一次上任台北市長後,面對社會議題立場卻大轉彎。於2016年在上海雙城論壇說出「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政治認同,甚至在今年十月在婦聯會座談上說出「運作好好的,以後不會再發生,你管它過去在幹什麼?」
另外,許多媒體要求柯文哲對於公投議題提出個人看法卻多以迴避,並爆發性別歧視的風波。諸多事件顯然在柯市長在諸多表態上與民進黨中央重大政策方針乃至於施政理念背道而馳,也缺乏歷史意識的決斷。這一次的選舉民進黨大敗並不是否定這些進步價值與施政方針,而是普羅大眾對於理念是否能轉化為「重視」,甚至是認同,還有賴執政與知識階層的通力合作,公投結果顯然是不夠的。作為一般普羅民眾在面對自身生活都猶甚沉重,又能如何要求一個政治人物具有人文素質的知識要求與立場一致?在離散的群眾中,若能不被媒體影響就是萬幸了。顯然柯文哲的勝出,表示多數台北市的民意與知識菁英有所落差。
當選前許多知識分子對柯文哲立場反覆而感冒,並認為他沒有所謂的「核心價值」時,我們應當反思這種現象是源於台灣社會普遍保守風氣以及戒嚴時期思想箝制的產物。台灣人在面對經濟至上論或是國家身分認同存在錯亂之下,柯文哲不過就是戒嚴體制底下的知識菁英,是長期以來歷史的共業罷了。
三、愛與憎:柯文哲與民進黨的分合
民進黨內部新潮流掌握了黨內泰半勢力,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翻開黨史,早在九零年代確立了「選舉總路線」,政黨追求執政是民主遊戲的常態。更進一步指名,民進黨就是一個選舉機械。換言之,在2014年柯文哲與綠營合作是一種政治策略,其背後的務實性考慮佔了多數。因此更不難看見民進黨大敗後,柯文哲與蔡英文於北門之會的產生,也是基於修復政治關係。選後,蔡英文面對諸多質疑親上火線,比如機車ABS系統實施。不禁令人懷疑民進黨執政團隊在層級分則上已亂了調。
如果兩年多前,蔡英文於大選說出「謙卑、謙卑、再謙卑」以勝不驕之勢取得執政,使人尊敬。今日面對大敗,若仍以其作為,那便是忽略了台階早已崩盤的現實。談判沒有籌碼,自然臉被打腫。雖整個選舉關係轉換稱不上是反目成仇,但畢竟民進黨提名了候選人,要再修復策略聯盟,好比披了腿要浪子回頭,機率微乎其微。民進黨還是穩定拋出幾個議題,讓知識圈、公民社會裡能有所良性討論才是。
四、結語
從柯文哲的個人特質,其實展現出台灣人在面對政治議題的迴避,從過去到現在,台灣諸多次大選中所謂多數的中間選民,其判斷美其名「選賢與能」看似符合「理性決策」的思維,但是問題在於這些選民的「有做事與否」的判定在何處得以顯現?同時綠陣營不應停留在檢討戰犯或是政治內部的派系合作,而是在總統大選前好好的與人民溝通。至於柯文哲下的白色力量,充其量只能說是柯團隊下的政治派系。而台北市作為國家首都,其職位有地方執政的領頭羊,領導者在錯誤的環境中做出表態,卻以務實為名的自身辯解,忽略了國與國之間的立場表態應當由中央作為統籌,還請他遵守自己曾說的「少說話,多做事」。
另外,是否在這一時間進行柯蔡之間的合作,坦白來說,對民進黨並非首要之務。即使是有政治的關係弭平的目的,也仍然不是合作的首選。顯然柯蔡會的表示和其市政動態,柯文哲自立門戶且多保持距離是目前的走向,又何必熱臉貼屁股呢?
作者 / 鄧家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