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候選人政見公報都看不完了,還需要瞭解公投提案及行政院意見書等複雜內容,其中除了候選人與議題之間的連結增強,也代表著「媒體扮演角色」、「公民教育的獨立思考能力」都顯得更為重要。
2017年12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新版公民投票法,讓公投的提案、連署、通過門檻全面調降。這樣修法,讓今年2018年地方選舉公投案達到十案,成為有史以來最高之外。而這樣的修法,在未來也將改變臺灣人民參與民主的方式。
啟蒙思想家盧梭認為:「遵守自己制定的法律,才是真正的自由。人們只有在投票選舉國會議員時才是自由的,一旦選出國會議員,英國人就成為奴隸了。」這是政治哲學中至今相當重要的思想,從中看出盧梭徹底反對代議民主,因為代議民主無法賦予我們事務的決定權,充其量只能給我們人事的選擇權。但人事的選擇讓我們無法知道我們選的政治人物,面對的議題都符合選民的需求。
當然,我們都清楚瞭解,現代的社會制度中,根本無法依循盧梭的政治理想「小國寡民、人民大會」,更難以要求每位公民需要積極參予公共事務。但是從這次修法制度的轉變,讓我們對於政治的選擇:「從選人到選人及選事」,讓我們的政治制度及政治想像是更直接接近人民的需求。代表每一個人可以直接透過自己的意識去抉擇關於這個地方的重大事件。
這是臺灣民主參與方式的重大改變,我們開始去檢視候選人的意識形態,從「愛家公投推薦專區[i]」可以看出,我們因為公投門檻下降,讓公投可以綁大選時,候選人就需要去表態議題來增加支持,而候選人對議題的支持就可以提供給選民更多的選擇。當然這原本該是政治人物的責任,但是我們過去經常忽略,而讓多數政治人物選擇不表態。隨著公投興起,勢必帶來候選人與議題之間的連接更為增強,彼此的表態及議題的論述,都考驗人民及候選人的智慧。
對此資訊爆炸的狀態下,我們當候選人政見公報都看不完了,還需要瞭解公投提案及行政院意見書等複雜內容,其中除了候選人與議題之間的連結增強,也代表著「媒體扮演角色」、「公民教育的獨立思考能力」都顯得更為重要。我們需要透過獨立思考去判斷媒體的正確性,另外一方面,不論是候選人、倡議者皆需要用更為常民的論述給社會大眾瞭解各式議題,來增加支持度。這更是直接增加臺灣民主的多元性,及公眾議題討論的聲音。也讓我們的民主,離現實更接近,進而避免被網路灌爆的假留言及假新聞。
附註:
[i] https://voteforfamily.net/%E8%AD%B0%E5%93%A1%E6%8E%A8%E8%96%A6%E5%B0%88%E5%8D%80/#A03
作者 /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