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些戰術的存在,不論是傳說中的「內部民調」,甚至是名門媒體、大學機構公佈的民調,往往暗藏玄機,有時候是真正的結果,有時卻是刻意帶風向,讓外人摸不透。
台灣年底即將舉辦選舉,競選活動中,除了政策辯論、抹黑謾罵以外,民調總是不可或缺。例如我們會見到「地虎市長民調,K 候選人支持率 28%,D 候選人 35%,C 候選人 2%」,問題是,普通人該怎麼解讀民調?
民調數字本身沒有意義,只是一堆數字而已,這堆數字要有意義,必需有個生產與解讀的脈絡。值得讓人討論而產生意義的民調,首先必需是生產過程有意義的民調,一如資訊科學那句名言「garbage in garbage out(垃圾進,垃圾出)」,假如民調數字本身是垃圾,怎麼討論也只能得到垃圾。
比方說,有些網路新聞下方的網路投票,或節目中的電話投票,也許能反映節目的人氣,對於問題本身卻毫無意義可言,這類沒意義的數字,也就沒有討論的意義。
正經的民調中心作民調,絕大部分是抽樣,有取樣誤差的問題。不講複雜的統計原理,以台灣選區的狀況,通常調查超過一千多人,得到結果會在可接受的誤差範圍之內;因此,假如抽樣能代表全體選民,一千多人的樣本數也足夠了。問題往往出在取樣偏差,也就是被調查到的那一千多人,無法代表全體選民的狀況。
一般的民調方式,取樣偏差幾乎無法避免,不過不代表得到的數字沒有意義,只是解讀的時候要較為小心。取樣偏差大的地方,若是見到「選前民調大勝 20%,選完實際只贏 2%」也不要太吃驚。由於這些缺陷,我們會聽到一種東西叫作「內部民調」,不過除了當事人,沒人知道到底是什麼東西。以常理推論,內部民調大概就是科學加藝術,用各種加權調整取得的資訊。
民調是一種蒐集資訊的方法,實際上,民調卻早已成為一種選戰武器。用民調接觸選民,本身可以作為置入性廣告,還能達到誘導選民支持的目的。適時放出民調數字(可能被調整過),也有各種帶風向的效果,比方說,實際落後 23% 之下,放出落後 7% 的數字,可以讓潛在支持者覺得仍有希望,雙方沒差這麼多,再配合媒體網軍打一波,達到催票效果。
領先方也有戰術。明明領先 10%,但是選情低迷,怕支持者覺得穩了不肯出門,也可以把差距故意拉近,公佈雙方只差 4%,讓支持者感到危機,該有的票催出來。或是實際領先 10%,但是對手氣勢沒有認輸,那就故意公佈領先 18%,看看能不能一舉打垮對手支持者的自信。
簡單說,心無定見的選民,一種叫西瓜票,會倒向氣勢旺的一邊;另一種叫同情票,會支持看起來弱勢的那一方(實際上是不是弱勢,不一定)。策略沒有一定,視需要而定。
我們在媒體與網路上見到的民調數字,其實不是單純的調查結果,而是充滿角力的痕跡。由於這些戰術的存在,不論是傳說中的「內部民調」,甚至是名門媒體、大學機構公佈的民調,往往暗藏玄機,有時候是真正的結果,有時卻是刻意帶風向,讓外人摸不透。
面對虛虛實實的民調,普通人該怎麼看待?大概就跟處理其他事情一樣吧,保持懷疑,但是不要過頭。
作者 / 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