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無價,尊重專業,但大人們卻往往用「免費」的角度看待學生付出的人力與心力,讓這些美術班學生屢屢成為彩繪藝術的主力。
1994年,社區營造概念興起,居住在同一地理範圍內的居民,持續以集體的行動來處理其共同面對社區的生活議題,解決問題同時也創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漸地居民彼此之間以及居民與社區環境之間建立起緊密的社會連繫。
日本的宮崎清教授主張將社區營造議題區分為「人」、「文」、「地」、「產」、「景」五大類,其中「景」的部分指的就是「社區公共空間」之營造。
近年來,臺灣各地興起彩繪牆面、地面的熱潮,報導中屢屢看見某某美術班或藝術學院的學生幫忙社區、老街彩繪的工程,煥然一新的社區營造背後,卻是無止盡的壓榨學生人力。
筆者任教國小的美術班,學生中有許多人就讀高中美術班,今年暑假他們應邀幫忙彩繪臺南老街的地面。賦予都市藝術之美名,預計要在艷陽高照下連續畫「十五」天,每天工作時間為早上九點至下午四點。學生們在第一天彩繪活動結束後莫不精疲力竭,回家後癱睡在床上,這樣的情景將重覆上演十五天。
筆者問這些學生,高舉「藝術學習」、「學習成長」的大旗下,你們貼切來說更像免費人力。從小學開始,美術班學生就是彩繪工程的主力,區公所、學校、醫院爭相邀請彩繪圍牆或地面,搭上國中多元比序項目「志工服務」的班車,用免費的志工時數打發學生的藝術創作與勞心勞力的付出。
當年這些學生國小畢業時,校長曾詢問擔任導師的筆者是否願意讓孩子利用暑假回來彩繪學校外牆?我反問校長,彩繪外牆的目的應該是積極地融入學校的特色或願景,讓民眾清楚從外牆圖案看見學校表達的教學理念。如果只是單純彩繪,沒有任何設計的理念或意象,導致學生成為免費的油漆工,我覺得這樣的彩繪工程失去意義。
老街重生,愛護鄉土,改變市容,談學生的付出並不是非要用「功利主義」的觀點來衡量。但每項都市計畫的擘劃都有相關預算可以編列,讓學生在辛苦創作後聚個餐吃飯,互相談論自己每天的心得感想,或是編列學生的工讀費用,其實一點都不為過,也不會讓單純的學生成為大人們眼中免費的人力資源。
藝術無價,尊重專業,但大人們卻往往用「免費」的角度看待學生付出的人力與心力,讓這些美術班學生屢屢成為彩繪藝術的主力。也難怪臺灣社會總有個價值觀,就是學藝術吃不飽,畫畫能當飯吃嗎?不尊重藝術專業,奢談藝術無價,也難怪學生們上大學後紛紛轉念別的科系,真正唸藝術的人寥寥可數,好不諷刺!
作者 / 俞妍穎 (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