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的產銷問題涉及利益分配,自然與政治力量脫不了關係,更是地方派系的必爭之地。然而,國民黨不斷把農民當作提款機,硬要把民進黨扣上殘害農民的大帽子,這卻對農民造成莫大的傷害,也無助於解決產銷的系統性問題。
聯合報近日又報導嘉義縣大林鎮水果合作社的鳳梨產地價,跌到每台斤1-3元,直呼農民欲哭無淚,連採收都不合成本。而報導指出是因為民進黨政府上任後兩岸關係急凍,才會失去中國的外銷市場,導致每天有上百萬公斤的鳳梨滯銷,讓農民的心全泡湯。
蔬果價格崩盤的戲碼每年上演,造成該結果的原因有很多,是否崩盤也並不是指採訪一兩位農民就算數。然而不管是媒體或是部分政客都習慣將問題指向政府,原本是產銷間失衡的系統性問題,卻每年都演變成攻擊執政黨的戲碼。
過去台南北門、學甲一帶的虱目魚,也曾和中國簽訂契作合約,後來卻傳出因為民進黨上台後兩岸關係不睦,虱目魚契作在2016年劃下句點,讓虱目魚連年滯銷。而前陣子處在風暴中心的北農,也被認為是因為過年休市天數過多,無法消化過多的蔬菜水果,而導致拍賣價格崩盤。這些消息都指向民進黨上台後,農民過的更辛苦了,並且因為民進黨的政治屬性,導致中國對民進黨的懲罰,每一鞭都落在農民身上,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從虱目魚談起,就可看見依賴中國善意的荒謬以及媒體報導不實。時任海協會副會長的鄭立中經常來台拜訪北門、學甲一帶的虱目魚養殖戶,並在當地國民黨議員鄭財旺及議長李全教的牽線下,促成了虱目魚契作。
而契作之所以在2016年終止,並不是因為民進黨上台,而是政治訂單仍不能長期違背市場邏輯。虱目魚輸出到上海等市場後,根本沒有人會料理多刺的虱目魚,再加上味道不合當地胃口,不少虱目魚出口到中國根本銷不出去,後來直接在學甲成立魚製品加工廠將虱目魚做成魚丸等產品,才順利出口至中國,而這種政治訂單也因為不堪虧損,中國方的對口公司亦連換幾家。
事實上,中國也並非是台灣虱目魚最重要的市場,就算在仍有契作的訂單時,台灣虱目魚對中出口遠不及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這兩個國家加起來的出口量為對中國的6倍之多,也就是說,台灣的虱目魚並不需要仰賴中國的市場,真正的市場在遙遠的中東。
契作終止後,虱目魚價格是否崩盤了?在契作的這六年間,契作價格從2010年的每台斤45元,逐漸滑落至40元。而沒了契作的2017、2018年,虱目魚的產地價格卻穩定回升至50元以上。
除了虱目魚以外,蔬菜水果的價格亦絕非政治訂單能夠左右一切。民進黨上台後鳳梨外銷中國不減反增,2018年前5個月與國民黨執政最高峰的2016年相比,甚至還高出700公噸,來到24973公噸之多。再看六月以來的各地鳳梨產地價格,平均都在10元之上,又何來崩盤之說。
農業的產銷問題涉及利益分配,自然與政治力量脫不了關係,更是地方派系的必爭之地。然而,國民黨不斷把農民當作提款機,不顧事實,硬要把民進黨扣上殘害農民的大帽子,來動員其支持的群眾,這卻對農民造成莫大的傷害,也無助於解決產銷的系統性問題。只讓人越能夠看出國民黨長期以來,根本沒有把農民權益當一回事。
作者 / 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