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歷了去蔣化的運動,刪除了蔣公逝世紀念日,但是自從1935年所訂下來的名字:民族掃墓節卻依然存在,始終未曾改變。
我們所熟知的清明節,在法規上,其實應該稱作民族掃墓節。
1935年時,國民政府為了提高民族意識以及尊崇祖賢,因此將每年節氣中的清明定為民族掃墓節。民族掃墓節最初的用意在於祭掃歷代帝王的陵墓,除了中華民族共同始祖黃帝的陵寢以外,還包含了周陵、秦陵等;期待透過祭掃,能夠發揚民族精神。而其中,在民族掃墓節的眾多儀式活動中,最重要的官方儀式便是祭拜黃帝的陵寢。從1935年國民政府定為民族掃墓節,官方才開始制度性的固定祭拜中華民族共祖的陵寢。
1949年,中央政府在遷台以後,受限於現實上做不到,因此祭拜黃陵的儀式只能以遙祭的形式呈現。由於台灣既沒有黃陵,也沒有打造出具有黃帝符碼的任何空間,因此祭祀黃陵的傳統在台灣逐漸式微。
1954年時,行政院發布了《紀念日(或節日)實施辦法》,其中將民族掃墓節歸類在乙類紀念日(或節日),雖然不像甲類國定紀念日一樣有放假一天,但是比起其他不在條文中的民俗節日,可以看出民族掃墓節的特殊性。
在1972年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時,為了和正在進行文化大革命的中國做出對比,因此將民族掃墓節定為國定假日,讓自由地區的民眾可以利用有放假一日的民族掃墓節掃墓,強調固有的慎終追遠文化。
在1975年蔣介石過世以後,《紀念日與節日實施辦法》中將蔣公逝世紀念日定在民族掃墓節舉行。此後,官方對於清明節運用,便從原先的祭拜黃陵轉向以蔣介石為中心。清明節也跟著因為蔣公逝世紀念日而別具特殊地位。
一直到今天,雖然經歷了去蔣化的運動,刪除了蔣公逝世紀念日,但是自從1935年所訂下來的名字:民族掃墓節卻依然存在,始終未曾改變。現在台灣普羅大眾對於中華民族的接受度不若當年了;或許我們該試圖擺脫這些政治上的桎梏,至少,讓清明節的名字回歸單純的清明節,別再扣上一頂民族的大帽子。
作者 / 林韋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