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對於中高齡急需救助的成年人是否能有更多的警覺與關懷,並提供立即性的幫助解決燃眉之急,貧婦伴夫屍的遺憾就能有效避免。
上課時我問學生,五十元、一百元能做什麼?學生回答,五十元差不多可以喝一杯波霸奶茶,一百元則可以吃一頓麥當勞「便宜」的套餐,一個五十元硬幣與一張一百元鈔票還吃不到較高級的「安格斯黑牛堡套餐」。
富裕的台灣,很多人很難想像,五十元竟然是一對貧窮夫妻用來買五塊花生糖充當年夜飯的「小確幸」,一張百元鈔票更是這對夫妻一年來都捨不得用的寶貝!
高雄市阿蓮區發生貧婦伴夫屍五天的悲劇,夫婦兩人為了零花費餬口,竟然有長達一年多的時間,每天走路來回22公里到田寮區石頭廟吃免費齋飯。這位貧婦消失五天再出現時,竟是丈夫死亡五天的哀慟消息。貧婦度過了五天呆坐、哭泣的日子,沒錢打電話,孤立無助的煎熬絕非大多數民眾可以想像。
這對貧窮夫婦處境之淒涼令人深感不可思議,因為他們每晚委身在一台沒油的車子裡,兩人每天手牽手至少要走約莫六小時、徒步22公里來吃免費的齋飯。更因為沒錢自卑,始終未能向廟方或外界求援,種下不幸的因。
清官難斷家務事,每個家庭都有自己說不完的辛酸無奈故事,但是救急絕對比救窮重要。小孩子在學校念書,家庭整體狀況若不佳,政府單位會給予學生學雜費、午餐費的補助,社福機構也會提供獎學金或物資幫助貧困學生能與大多數學生有著相同的教育起點,有機會藉由教育脫貧,翻轉自己的人生。
但是,社會上一群中高年齡貧窮成年人的無助眼神又有誰關心?成年人的自尊心伴隨自卑感,更不容易卸下心房對周遭陌生人甚至親人發出求救的訊息。
2016年九月中旬,國發會研究報告指出,台灣將在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2026年後轉為「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將佔總體人口20%以上。但是,台灣老年人口貧窮化,淪為「下流老人」的問題早已赤裸裸上演中。
根據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統計,超過五成的老年人落在最低收入、最貧窮層級的家戶中。65歲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支配所得約略1萬2000元,但因為必要性消費高於可支配所得,每人每年收支赤字約為1萬元。老年人不若年輕人,求職賺錢的機會益發困難,那種活在貧窮恐懼的煎熬壓力更讓他們身心疲憊。
台灣社會在教育民眾樂於幫助別人的同時,更應教導民眾勇敢求援,讓民眾知道台灣社會中有那些可以求援的社福機構。台灣社會對於中高齡急需救助的成年人是否能有更多的警覺與關懷,並提供立即性的幫助解決燃眉之急,貧婦伴夫屍的遺憾就能有效避免。
作者 / 林柏寬(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