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獨對抗變成了犧牲民主、犧牲經濟的對抗,雙方的敵人也由中共變成對方;統獨不是在消滅對方,而是在消滅自己。台灣統獨這對連體嬰一旦切割,就是一屍兩命!
隨著柯文哲被質疑「染紅」、中共「入島入戶」策略奏效、台灣年輕人在大陸相繼申請入黨,國內沈寂已久的「反中華民國一中」又告興起。新一波思潮的推動者認為中華民國不但不足以承載台灣,反而空洞化台灣,中華民國「僅剩一中幽靈」,其結果不是「中華民國吃掉台灣」,就是必須逆轉為「台灣吃掉中華民國」。當年英國詩人吉卜林曾說「世界是白人的負擔」,如今不少渴望「國家正常化」的台灣人,竟也開始相信「中華民國是台灣的負擔」!
主張「中華民國是台灣的負擔」者,認為中華民國是「不正常國家」,阻礙了台灣的「正常化」發展。中華民國國號在國際上不能用,在國內又被國民黨及統派搞成「兩岸有別」:對台灣人就大談中華民國、大玩「國旗秀」,對中共(包括訪台官員)就隠匿中華民國國名、沒收國旗,製造「名存實亡」。
現在更過分了!國民黨前主席公然主張「不能說中華民國存在」,國共合作共同對付民進黨(把民進黨等同「台獨」);國軍退將不再反共而要促統,甚至說「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兩岸軍政人士(特別是國民黨前政軍要人)交誼頻繁,國家界線及反侵略防線模糊,進而潰散。流風所及,旅居大陸藝人隨意舉報其他藝人是台獨;「商人無祖國」風氣瀰漫,在台灣替中共收購媒體、公然聽令介入大選;而中共第五縱隊則在台隨意毆打獨派、法輪功、組成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政黨、到處揮舞五星旗、共諜案此起彼落—
可悲的是,面對這種有意叛國或跡近叛國行徑,中華民國「一中憲法」竟然對他們無法可辦或只能輕辦,形同保障中共第五縱隊及共諜出賣國家。這種荒謬「一中」,不只讓中華民國名存實亡,連國家都門戶洞開,遑論什麼國防心防!
愛台護台人士的以上憂慮是正確的。但怪罪「一中憲法」或「中華民國一中」是不必要的。其一,中華民國憲法並未阻撓國家安全立法。其二,此一中非彼一中,更何況憲法增修(且可一再増修)後,「後法優於前法」,有民意的增修條文本可取代無台灣民意或已喪失民意的衝突條文。其三,選民已讓民進黨「完全執政」,中華民國名存實亡及國家門戶洞開可從立法及執法層面加以補救;即使「一中憲法」有漏洞,也不應遽下結論說「中華民國是台灣的負擔」。
事實上,中華民國自被逐出大陸後,一直是在「不正常」狀態下生存。蔣介石曾承認中華民國已經亡國,在台灣的是「自由中國」。從有記憶以來,大多數出生在中華民國體制下的人,也認為自己屬於「自由中國」,有別於中共的「鐵幕中國」。只是直到一九八七年以前,台灣人民始終活在白色恐怖及戒嚴體制下,不見得比「鐵幕中國」高明多少!
然而,最可貴也最大不同的,就是經過鍥而不捨的努力,台灣人在中華民國體制下建立了民主。這不只是靠黨外及組黨人士的啓蒙,更重要而為大多數台灣民主運動史着作忽略的,是要靠民主思想的啓蒙;當島內不足提供這種思想啓蒙空間時,啓蒙者就在海外盡情發揮,並傳播及影響到島內。而台灣既能由白色恐怖及戒嚴體制變成民主體制,雖然需要民主啓蒙,但這不也說明了中華民國不是台灣的負擔,而是某種反面助力嗎?享受了這麼多年民主果實而對民主體制誕生及深化沒有多少貢獻的人,有資格說「中華民國是台灣的負擔」嗎?
中華民國「正常化」確是一個問題。在台灣很少人不想「國家正常化」的,它的困難是不能而非不行。退而求其次之道,就該團結國內、深化民主、廣結國際善緣、發揮普世價值優勢,久而久之,「正常化」才可望水到渠成、迂迴達成。
穩固的民主本來就具備莫大能量,能促成國內(族群、政黨)和諧及國際兩岸和諧。但要穩固民主,首先就不能任由分裂對抗主宰台灣政壇及社會,而需要更多耐心、愛心、克制。如同2007年民進黨《正常國家決議文》取代《台灣前途決議文》時,我撰文指出的:「民主及文明永遠不可能建立在對抗及毀滅上,猶如反常操作不可能建立正常國家。正常國家只能來自正常民主。」
1999年民進黨 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好不容易解決了多年來對抗及紛擾不斷的「不承認中華民國爭議」,同樣的戰火不該再點燃。中華民國已是民主體制,已經過「中華民國第二次共和」(生根在台灣),它絕對不是「台灣的負擔」,它的「正名」也不能透過否定中華民國方式進行。
2005年我的《還要不要中華民國》一文提出了解決「正名」之道:
「台灣正名不是問題,如何正名才是問題。民族是想像的共同體(安德森定義),是思想家的創造物(泰勒定義)。但如果沒有更深層的聯合及更誠懇的溝通,民族及國族不可能生長茁壯、開花結果。」「台灣民主化的動力是不分統獨省籍,促成中華民國自由、民主、改革。中華民國與台灣之不能硬性切割,猶如統獨及族群之不能切割;大家都在台灣,都繼承中華民國。如果強要切割,台灣民主今日的慘狀就會出現:統獨對抗變成了犧牲民主、犧牲經濟的對抗,雙方的敵人也由中共變成對方;統獨不是在消滅對方,而是在消滅自己。台灣統獨這對連體嬰一旦切割,就是一屍兩命!」
作者 / 孫慶餘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風傳媒[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