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園區在地化策略成為活絡地方產經發展之重要政策工具。利用巨大的規模經濟所產生的聚集效果,提升都會在全球化中的競爭地位,亦顯示地方政府的經濟機能不僅限於「治理」,亦能兼顧「管理」。
輿論對小英政府的「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褒貶不一,八年前瞻計畫中包含綠能建設、數位建設、水環境建設、軌道建設以、城鄉建設等預算編列達8,800億元,但能否達到前林全閣揆所保證的增加民間投資產值約1.77兆元?迄今沒有權威學者或機構擔保前閣揆的說法。儘管如此,各個地方政府對於前瞻計畫仍表示期待,尤其是高達4,200億軌道建設的特別預算,對改善城鄉差距及活絡地方產經仍然有立竿見影之效。
事實上,台灣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成效不彰,尤其大臺北的磁吸效應,是各個地區必須承擔結構上的痛,振興地方產業經濟究竟是中央的責任?抑或地方的職責?或兩者之間有尋求雙贏的可能?筆者透過暑假走訪科學園區之後,對科學園區的質與量,有不同的想法。
台灣因設置科學園區的背景,成為區域經濟及產業聚落的重要推手,如新竹科學園區、中部科學園區、南部科學園區等,掌握全台灣近七分之一的經濟總量,因國際經濟情勢迅速變遷及產業外移不斷,國內新興產業未能即時填補外移產業的土地空間,以致於廣設科學園區產生供過於求的現象。為避免科學園區在「量」上不當擴充的困境,導入創新思維以維繫區域內產業聚落競爭力,科學園區在產業聚落、區域經濟、府際關係等「質」的轉型與定位。職此,釐清科學園區究竟是中央抑或區域治理的範疇,研擬科學園區委外經營或交由地方政府管理,學界已有不少學者倡議科學園區的組織轉型,甚至在振興地方產經上扮演更重要的功能與角色。
按科學園區組織法的屬性,科學園區管理機構隸屬中央部會,但科學園區內的環境保護、都市計畫、建築管理等相關證照之審查,仍屬於地方自治事項,科學園區管理局與區域之縣市政府互不隸屬,遂成府際關係上的難題,科學園區的轉型勢在必行。地方政府應思索如何透過科學園區來借力使力,活絡產業佈局及帶動經濟成長,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
科學園區在地化策略成為活絡地方產經發展之重要政策工具。利用巨大的規模經濟所產生的聚集效果,提升都會在全球化中的競爭地位,亦顯示地方政府的經濟機能不僅限於「治理」,亦能兼顧「管理」。地方政府和科學園區若能攜手,將扮演重要的樞紐功能,讓台灣產業走入國際舞台,吸引國際企業佈局台灣,方能更有效率的提升台灣整體經濟發展及產業競爭力。
從權力下放的思維上,將科學園區及其管理局提升為「自治體」,例如,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及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成為以竹苗地區、中彰地區、南高地區之重要的經濟發展機構,以各自鄰近縣市地區之生產基地轉型為區域自治體的重要代理人,負責各種類型的工業區或科技園區,授權該自治體負責區域產業政策,對活絡地方產經應有不小助益。
作者 /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