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制度本來就沒有誰禮讓誰的可能性,最終都是由民意做出決定,選情不理想的人可以選擇不參與,也可以選擇支持其他人,由此觀之,又何來禮讓與否的爭論呢?
有鑒於即將到來的五都市長選舉,近日執政黨民進黨討論是否「禮讓」柯文哲市長參選2018台北市長選舉的議題,引發各大政治新聞與政治人物的關注。但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禮讓政策的人,都必須注意到,所謂「禮讓」其實只是個假議題。
台灣所保有的民主政治體制,讓每個公民都有同等的機會來自由選擇他們支持的候選人,但討論誰來選其實一開始就只是個平凡的問題。每個政黨都應該評估自己自身的狀態,來選擇是否以及如何佈局選舉,因此,這只是個政黨自行評估勝選機率而考慮是否投身參選的問題,如果自己評估後發現選情不理想,那麼大不了就不要硬碰硬或者妥善以最適當的資源投入選舉即可,事實上,選舉某個意義上就是一種競爭,政黨間與候選人間各自盤算並爭取最多人的支持。因此,當我們認識到民主選舉制度的這個真實樣貌時,就會發現其實所謂禮讓,說穿了只是政黨自我的勝選風險評估的結果,根本不是「禮讓」字面上的意思,而是為了不要讓對手陣營勝選而選擇的策略。
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禮讓誰來參選打從一開始就是假議題,單純只是民進黨必須自行考慮選情所做的決定而已。眾所週知,台北市的藍營支持者眾多,常常被人們說成是藍營隨便派個人都選得上,意味著民進黨之所以在幾次的北市選舉中落敗,或許不是因為候選人的質量,而是因為這個候選人是代表綠營參選的關係,柯文哲的勝選某個意義上正是因為他不是以綠營代表的身份參選,他宣稱自己是白色力量,因此他才有機會擺脫深藍縣市選民對綠營的排斥,這是他當初勝選的其中一項原因。
如今,民進黨依然在觀望台北市選情,而且自信顯然還是不足,所以才又開始討論「禮讓」,但說穿了這也只是怕自己選不上又怕分散選票導致對手藍營勝選的緣故。換句話說,討論禮讓柯文哲市長參選2018,或許在某個意義上來說,只是由於綠營目前自信不足,又不願意讓藍營勝選的情況下,為了勝利而選擇的競選策略而已。
從而,儘管選舉是場需要仔細斟酌的活動,但禮讓一說其實損害了民主制度的真諦。民主制度賦予人們選擇候選人的機會,因此,政黨間討論所謂「禮讓」其實是在損害選民的權利,也貶低了選民的智慧。政黨為了勝選而禮讓別人來選,剝奪了那些支持該政黨的選民的選擇機會,也低估了選民選賢與能的思考能力,其實真正的民主政治就是需要多元立場的參選人,如此一來才能體現出社會的真實樣貌。但如果目的只是為了勝選或是不讓對手選上而選擇不參選,改讓其他認為是「偏向自己這一邊的人」參選,這並不是民主政治,而是一種為了勝利或排除他人勝利的投機做法而已。
就像是選舉中常常出現的所謂「配票」的作法,要求支持同一政黨的選民用身分證號碼來區分投給哪一位候選人,儘管這種做法並無強制可言,但卻是一種錯誤的民主政治操作,「禮讓」的做法同樣是如此。或許這場民進黨是否要「禮讓」柯市長繼續參選的假問題,應該轉化為一種更為樸實的說法:民進黨始終必須考慮與研究自己在台北市的選情與勝選可能性,若是判斷後有把握勝選就應該自主地提出候選人,反之,則可以考慮以小預算規模參選,甚至不提候選人參選。
若是因為沒有勝選把握而不提候選人,民進黨儘可以政黨身份轉而支持其他陣營候選人。當我們把所謂禮讓與否的爭議還原,我們會發現其實問題很簡單,關鍵只是在於政黨如何評估自己的選情而已,所謂禮讓根本不是討論的重點,反而還可能因此背離了民主原則的價值。
事實上,或許我們從來都不該討論禮讓議題,選舉本身就是一場競賽,每一個隊伍都選擇出自己最好的隊員迎戰,但如果發現自己勝利的機會不高,那麼不參賽而為其他人加油打氣也是一種風範。無論民進黨是要自提參選人,還是要以政黨身份支持柯文哲市長參選,都讓我們回歸最清楚的討論,這一切都是選舉策略考量的結果,民主制度本來就沒有誰禮讓誰的可能性,最終都是由民意做出決定,選情不理想的人可以選擇不參與,也可以選擇支持其他人,由此觀之,又何來禮讓與否的爭論呢?
作者 / 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