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將錢花在真正貧苦或真正想致力於基層醫療服務的學生,我絕對贊成。但,若只是少數人的即興之作,其決策基礎之草率和規劃之脫離現實,就令人無法理解了。
在衛福部所提醫師人力規劃中,除了推動所謂「增加醫學生員額外」,另一個似是而非的對策,就是「重啟公費醫師制度」,增加公費醫學生名額。
這些具有時、空背景的制度。在台灣早期,是為因應醫師人力極端不足的情況下,所採取的權宜措施,有其一定的迫切性和需要性。像日治時期的在地醫,以非正規醫學校畢業,但,受過某種醫療訓練及格的人員充任,只能限地執行初級醫務。蔣介石全盤接受日治時期的醫療制度,並未更動。目前,在地醫差不多已經沒有了。高雄醫學院在早期有培訓原住民的醫學生,畢業後返鄉服務,成果相當好。這些措施,對台灣早期的醫療,確實提供了相當程度的貢獻。
較大規模的「公費醫師制度」,始於1975年陽明醫學院七醫制的設立。主要是希望透過公醫方式,改善基層醫療。其他學校也提出部分公費生名額跟進。這是繼公費師範體系師資培訓後的另一個公費制度。領受公費的醫師,至今已超過數千人。
依衛福部所舉報告,在地養成公費生(以原住民為主,畢業後須返鄉服務),訓練後服務7年,其留任率達70%;一般公費生,服務2年,留職率3%。這個數字,已清楚說明,公費生的恢復或擴大,除非是在地養成公費生,否則,對目的達成,並無實質幫助。從師大系統公費制的取消,陽明醫學院公費制的變遷,再加上上述的實際結果,其必然結果,已相當清楚。邱淑媞等醫師,不正是明顯的例子?
事實上,偏鄉醫療問題,只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和醫療人員調配不當的結果而已。只要透過要求公立醫院醫師輪流擔任,即可立即改善。早期,台大醫院的利比亞、沙烏地醫療團、外島醫師的輪派,不都是如此?偏鄉地區醫療(人口稀少),需要的是能常駐一位家醫科醫師(薪水由原醫院支付+偏遠地區特別加給。可輪派),加上合於現實的後送/轉診的制度,不是很快就能改善了?何需衛福部從105年開始,在已有名額中,每年再增公費醫學生100-200名?難道15年後,要在玉山蓋另一間台大醫院?
多年來,畸形的甄試方式,已使醫學生的錄取,讓中、上階層的子女佔盡優勢。除了少數家庭清寒,有本事得以搶過關的學生外,有多少人真的在乎或付不起學費?一位公費醫學生,每年平均至少要花費十萬以上的學費。光是新增的100-200位學生,每年就要再增加1至3千萬。如果,加上原有仍在領的各年級學生,再加上領取的年數來算,其支出實不應輕忽。若將錢花在真正貧苦或真正想致力於基層醫療服務的學生,我絕對贊成。但,若只是少數人的即興之作,其決策基礎之草率和規劃之脫離現實,就令人無法理解了。
如果,衛福部仍執意要耗資培養公費醫師,我建議,不妨考慮將經費撥給更需要的護理系學生(尤其,護專學生)。我曾在護專代過一學期的課。這些十七、八歲的小女生,大多來自中、下層家庭。她們具有很強的工作動機、熱忱,都希望早日考上執照,從事護理工作,以改善和支撐家庭經濟。可是,卻在打工和龐大學貸中,辛苦掙扎。台灣未來的慢性病醫療和長照計劃,護理勢必扮演關鍵性的重要角色。如果,能將經費轉移至這些孩子身上(每年至少可有200-400名額),並要求其至少需服務滿所受公費年限,其成果,幾可確定,將遠大於目前的狀況。
這個社會錦上添花的事情已經夠多了,實在不需要虛耗資源再畫蛇添足。
作者 / 楊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