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政治系教授許多死氣沈沈、喃喃自語、遲到早退、外務很忙、和政要很熟等裝模作樣的形象,Power錕上課也給予課堂氣氛上滿滿的Power及Energy相對實惠。
素有台大政治系最狂教授-李錫錕(學生稱「Power錕」),近期出版兩本新書:Power錕是這樣煉成的:奮鬥才得自由,殘酷才是青春,我的人生思索,以及Power錕的大人學:不吃苦,哪來實力!臺大最狂教授的14堂叢林生存課,前者猶如Power錕的學經歷程,很類似精簡版的「首都症候群」,後者是Power錕在台大開設必修課「政治學」及通識課「政治概論」的文本筆記。Power錕在台大政治系這些「老藍男」的教授群裡,到底算大器晚成?還是少年得志過?一切都要從1989年那場台北縣長選舉開始談起。
1989年為解除戒嚴及開放黨禁之後,台灣首次的「三合一大選」(立法委員、縣市首長、省市議員),甫成立的民進黨在此次選舉中取得了臺北縣、宜蘭縣、新竹縣、彰化縣、高雄縣、屏東縣等6個縣的執政權,開啟民進黨「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終於在2000年完成台灣首次政黨輪替。事實上,按照Power錕的說法,由於台北市與高雄市因屬直轄市沒納入那次地方大選,所以台北縣充當首都,成為選舉話題的熱點。國民黨推派的李錫錕,擁有美國紐約大學政治學博士及台大政治系教授資歷,民進黨推派的尤清也擁有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的光環,民意沸騰讓當時執政的國民黨並不好選,雙方得票接近,但尤清以些微差距贏得勝選,尤清當時勝選的政治意義,可媲美1994年當選台北市長的陳水扁。
至尤清勝選到蘇貞昌接班,民進黨在台北縣歷經16年的執政,終於在2005年台北縣長選舉政治鐘擺效應有了改變,國民黨提名的周錫瑋打敗民進黨提名的羅文嘉。筆者當時上課時,有私下詢問Power錕當年台北縣長選舉的歷程,無論地方派系整合失利、國民黨當時提名機制出現缺陷,抑或媒體傳播效應落差等,Power錕對於落選台北縣長並不失志,認為這是對他人生歷程中重要的過程,Power錕話鋒一轉,也要求學生在求學階段要努力學習,多方嘗試日後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當年野百合學運出自不少台大的學生,在廣場上聲嘶力竭卻在期末考試卷上繳了白卷,Power錕認為這是本末倒置的行為,他日為以重任之際,平時底子卻沒有打好,導致外行領導內行,或只會選舉卻不懂治理,這是落後國家政治衰敗的象徵。
筆者倒是懷念每週五下午Power錕給予大家政治學課堂上的美好時光,該堂課美其名是大一政治系學生的必修,卻能吸引到更多的旁聽學生的共襄甚舉,相較政治系教授許多死氣沈沈、喃喃自語、遲到早退、外務很忙、和政要很熟等裝模作樣的形象,Power錕上課也給予課堂氣氛上滿滿的Power及Energy相對實惠。尤甚,要完整理解李錫錕教授的思維模式,相較這次出版的兩本新書,筆者還是比較推薦早期的「首都症候群」,李敖對其書評有精彩獨到之處,也深刻理解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高層不懂首都群眾的心理,硬是推派連勝文出來拋頭露面,錯誤的候選人加上錯誤的競選團隊,遇上選民求新、求變、求好的政治訴求,難怪首都一役大敗收場。
作者 /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