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其實與時俱進,所謂的「事實」,也許會被更新的知識推翻,而既有的觀點,當然也要隨之變化。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利用已知的資訊,去建構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推論。
最近台灣的歷史課綱又要出新版,也不意外地引起爭論。歷史該怎麼學?在台灣的知識份子圈中,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是相當受到推崇的歷史作者。也許出於對歷史知識的渴望,也許因為台灣世界史資訊的匱乏,賈德戴蒙的《槍炮、病菌與鋼鐵》、《大崩壞》等作品廣受熱愛。
一般人提及歷史與人類學,常常會舉《槍炮、病菌與鋼鐵》為例討論。甚至還有人說,歷史學者那麼多,還不如一個賈德戴蒙,而且他是理組出身,可見文組就是廢。人紅是非多,賈德戴蒙的批判者眾,台灣也有一些如《學術雜食者的兩難(上)》,只是遠不如龐大的愛慕者顯眼。
知識淵博,多元呈現的賈德戴蒙,滿足了台灣讀者某塊缺憾的需求,然而學術發展速度飛快,別說經典歸經典,卻是上個世紀成書的《槍炮、病菌與鋼鐵》,即使是更近期如《大崩壞》等,賈德戴蒙寫給大眾作品中的一些資訊,也已經跟不上新的研究。
過去台灣歷史教育最為失敗的一點,恐怕是讓很多學生覺得,歷史是一門進展緩慢,變化有限的學問,只要把課本寫的東西通通背起來,就能掌握歷史。假如固守這種心態,搞不好會把《槍炮、病菌與鋼鐵》當成聖經讀,以為讀完就能理解世界歷史;但這是天大的誤會,實際上,歷史相關研究的狀況是,新知持續累積,觀點不斷推陳出新。
舉個例子。在賈德戴蒙一長串「人類毀滅環境」的警世案例中,其中之一是以巨大摩艾(Moai)石像聞名的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
過往的研究,加上賈德戴蒙文筆的渲染,一般人對復活節島的印象大概是,島上居民的祖先,漂洋過海抵達以後,經歷了一段人口成長、生活繁榮的美好時光,卻因過度揮霍小島上有限的資源,使得復活節島與其他人群斷絕交流,社會退化,居民只能困守島上,由貧脊的陸地榨取食物,摧毀了有限的耕作土壤,最後在歐洲人來到島上時,只看到一片土地使用過度,社會殘破衰敗的景象。
作為警世寓言,這個島民毀了家園的故事,太適合給現代的城市人看了。但是以上說法過去就有爭議,最近新發表的論文則告訴我們,真相或許是另一回事。
新研究調查了復活節島,由西元1400年到歷史時期(歐洲人抵達以後),島上居民飲食與環境的狀態。用新的方法分析後,論文發現Rapa Nui人(復活節島的居民)的飲食中大約有一半取自海洋,比之前認為的更高,意謂島民沒那麼冥頑不靈,不但知道,也有能力由貧脊的陸地以外,取得其他食物來源;另外還有證據指出,島民並沒有傻傻的把土地一直種到再也種不出東西,反而早已懂得經營耕地,維繫肥力。
為什麼新研究述說的故事,跟舊版本那麼不同?研究方法的革新以外,論文作者 Carl Lipo 認為,誤解多半來自:「復活節島民的生活方式,跟外人既有的認知不同」。(參考《Easter Island not victim of ‘ecocide’, analysis of remains shows》)
我們對復活節島的印象,都來自抵達島上歐洲人的記載。然而,由於環境大不相同,太平洋島民生產農作物的方式,與歐洲農夫截然不同,這使得不懂島民智慧的歐洲人,看到島上不熟悉的環境時,很容易先入為主的認定,必定有什麼壞事發生過。
歷史該怎麼學,怎麼理解?這個案例可以告訴我們,歷史研究其實與時俱進,所謂的「事實」,也許會被更新的知識推翻,而既有的觀點,當然也要隨之變化。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利用已知的資訊,去建構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推論?認知到這些,看似早已逝去的歷史,才能發揮新的價值。
本論文大家都可以下載:
《Diet of the prehistoric population of Rapa Nui (Easter Island, Chile) shows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
對於太平洋島嶼的歷史研究,近幾年不斷推陳出新,許多新研究推翻舊有的論點,連賈德戴蒙自己也加入介紹的行列:《太平洋小島為何崩潰,成為人吃人的世界,又如何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