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天下雜誌一篇『德國數學師培生:台灣的數學老師真的是數學專家』的文章,該文作者德國人高家志以親身經歷比較德國與台灣數學教育的差異。外國教育的月亮真的比較圓嗎?教改二十餘個年頭,諸多教學策略與口號的推出如過江之鯽,成效如何,不妨停下腳步檢視一番。
首先,這位德國師培生直言台灣的數學課非常『聚焦』,因為德國的數學課有許多團體作業,Group work(小組合作)時花了太多時間在無意義的討論上,老師教學時間就變很少。分組討論淪為聊天、離題,沒有效率。
反觀他看到的台灣數學老師會用不同的角度詮釋課程內容,年輕的數學老師還會運用現代資訊設備輔助教學,老師也不會強制同學以他的算法為主,如果同學有別的解法,也可以上來介紹討論分享。
其次,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但是課堂教學的靈魂關鍵還是『老師』。引動學生思考,非要讓學生進行那看似熱絡,實際上卻是空洞缺乏效率的分組合作學習嗎?
補教名師呂捷爆紅,用非常有層次的口條講述歷史,課堂生動有趣,自創所謂『莫名其妙記憶法』來背歷史,用小故事來聯想、加深記憶歷史發生的時間與地點。同為教師的筆者認為,他教的不但是歷史,更是人性。呂捷在課堂教學互動的過程中,帶給學生更多對於生活的感受與省思。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莫此為甚!
因為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許多教育改革者見樹不見林,屢屢將教育改革的重心專注在枝枝節節的教學策略上。從過去的資訊融入教學到近幾年最夯的學習共同體、分組合作學習,看見某一派教學策略的片面優點,就以為是萬靈丹,可以治百病,無限誇大教學策略的神奇療效。殊不知,教師本身專業素養的精進才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才能有效帶領學生學習思考。
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場分組合作研習,就是教學演示的老師以學生『兩兩配對』的模式進行國文科教學。兩位學生互唸一次古文後,就闔上課本,進行討論分享。筆者心中狐疑,學生互唸一次課文後,就能明瞭古文的內容精髓,因此探索徜徉在古人饒富意涵的文字瀚海中嗎?在有限知識的制約下,學生能力有限,合作學習其實無法深入,議題探索流於表面,甚至淪為閒聊。
科學人雜誌2015年4月號直接點出台灣數學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數學老師的數學夠好了嗎?要提升數學教育,關鍵不全然在教學策略與技巧,更重要的是數學老師的本科知識。
當教學現場一窩蜂地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認為學生討論出來的東西就是『帶得走的能力』,甚至認為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思考』與『學習』的能力,其實忽略了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與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
最後,如果呂捷用分組合作學習教歷史,學生聽不到呂捷那饒富想像的故事記憶法,用『獅子要吃鹿,為了一次的午餐』的故事,簡化成『獅吃鹿,一次午餐』,也就是『476,1453』的諧音來記憶西羅馬帝國與東羅馬帝國滅亡年代,分別是西元476年和西元1453年;如果呂捷用分組合作學習教歷史,整堂課都是學生的討論,學生們就無法在教學過程中聽到呂捷用簡單通俗的語言剖析青少年盲目短淺的心態,將周遭親人給予長期的關懷視而不見,而一再埋怨『父母都不瞭解我』、『只有朋友瞭解我』。
教學的核心在於開發學生的想像空間,讓學生跨出學習想像的第一步,老師就是那關鍵的推手。如果老師縮手,無限上綱學生合作學習的重要性,老師的角色就在教室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