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論文21%被引用數,集中於1%科學家

  • 國際
  • 時事

一個社會的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少數人身上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集中的趨勢大幅增加,加深貧富差距,往往會衍生出一些問題。論文的被引用數,可謂科學家創造的「學術財富」,學術財富集中於少數人的趨勢不斷增加之下,會對科學研究造成危害嗎?

現代的科學研究不能自己關起門來,要把結果寫成論文發表;而公開發表的論文,可以再被引用。發表與引用,構成現代科學體系的基礎。同樣研究科學,不同科學家被引用的數量卻明顯不同,但是具體狀況不容易釐清。一項研究指出,被引用數最多的前 1% 科學家,占總引用數的比例,高達 21%。

論文引用分析。 圖片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論文引用分析。 圖片來源:臺灣大學圖書館

如今每年新發表的論文超過一千萬篇,分析發表與引用行為很不容易。這項研究由科睿唯安(Clarivate)公司的資料庫「Web of Science」(簡稱 WoS)取材,分析從公元 2000 年開始到 2015 年,約 400 萬位作者的 2600 萬篇論文,探討引用狀況。

最近幾年新發表的論文,由於累積時間太短,不適合和 10 年前發表的論文相比,因此被比較的年份只到 2015 年為止。考量到資料可靠度,只有發表過 5 篇以上論文的作者,才被納入分析。

所有作者的前 1% 可謂「精英」。分析結果是,2000 年那時,精英占所有引用的比例為 14%,接著逐漸上升,到 2015 年時提高為 21%。

上升的趨勢在 2010 年之後大幅提升,也就是說少數精英,獲得更高比例的引用。依照不同領域拆開分析,導致明顯增加的似乎只限於物理和天文,扣掉這兩個領域,其他領域算是緩緩提高。

物理和天文精英,從十年前開始存在感大幅增加。有個可能原因是,那時候起有些大規模合作計畫的論文發表,像是大型強子對撞機。這類論文發表後被極大量引用,也讓參與計畫的論文作者們存在感大增。

由一系列分析推論,15 年來科學界整體合作的程度持續增加,少數精英被引用的比例也持續提高。

被引用的前 1% 精英,多數任職於美國和英國的名牌單位,例如美國的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但是和 15 年前相比,美、英微幅下跌。相對地,西歐和澳洲增加較多,如荷蘭的萊登大學、澳洲的墨爾本大學。

有件事值得注意。這項研究只考慮發表超過 5 篇論文的作者,也就是說,只有 1 到 4 篇論文,博士畢業後便離開學術界,投入智庫、政府單位、產業界等其他行業的研究者會被忽略。

目前學術發表體系中,上述人士應該也有不少貢獻;具體而言,WoS 資料庫中高達 70% 作者的發表數未滿 5 篇,所以被這回的研究排除。很多人各自發表少數論文,忽略他們,會使得引用看起來更加集中在,極少數精英中的精英。

一個社會的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少數人身上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集中的趨勢大幅增加,加深貧富差距,往往會衍生出一些問題。論文的被引用數,可謂科學家創造的「學術財富」,學術財富集中於少數人的趨勢不斷增加之下,會對科學研究造成危害嗎?

不知道。根據已知資訊,少數人不成比例地獲得大量引用,而且持續增加,是確定的事實。此一趨勢將帶來哪些負面、正面結果,或是沒什麼影響,將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延伸閱讀:
1. Global citation inequality is on the rise(連結)
2. ‘Elite’ researchers dominate citation space(連結)

作者 / 寒波

分享此文:

  • Facebook
  • Twitter
  • 電子郵件
  • 更多
  • Tumblr
  • Pocket
  • Google
  • Pinterest
  • LinkedIn

相關

作者 國際 學術 引用 研究 菁英 論文
2021-03-12 寒波

Post navigation

給民進黨面對四大公投案的建議 → ← 潛龍升天,肇事逃逸!

Related Posts

烏克蘭危機離我們並不遙遠

這些相似,讓烏克蘭宛如台灣的「現世寓言」。烏克蘭在兩強權擠壓 […]

惠台政策的糖衣毒藥:須思索民主政治與獨裁政體對安身立命的判斷

北京當局以政治凌駕一切之統戰手段,早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 […]

賴岳謙的認知有誤!

共軍對我的威脅不斷加劇,但就在國軍努力保衛家園時,仍出現賴岳 […]

雙語計畫,多此一舉

多少人只是徒具形式的走過場,就為一句提升國際競爭力。況且好不 […]

Recent Posts

烏克蘭危機離我們並不遙遠

烏克蘭危機離我們並不遙遠

這些相似,讓烏克蘭宛如台灣的「現世寓言」。烏克蘭在兩強權擠壓 […]

More Info
惠台政策的糖衣毒藥:須思索民主政治與獨裁政體對安身立命的判斷

惠台政策的糖衣毒藥:須思索民主政治與獨裁政體對安身立命的判斷

北京當局以政治凌駕一切之統戰手段,早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 […]

More Info
賴岳謙的認知有誤!

賴岳謙的認知有誤!

共軍對我的威脅不斷加劇,但就在國軍努力保衛家園時,仍出現賴岳 […]

More Info
雙語計畫,多此一舉

雙語計畫,多此一舉

多少人只是徒具形式的走過場,就為一句提升國際競爭力。況且好不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