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武漢肺炎多人一測,集體檢驗提升效率

  • 國際
  • 時事
  • 民意

由於 COVID-19 病毒的特質,即使一次只檢驗一個人,偽陰性的機率也不算太低。20 人集體檢驗已經有點冒險,100 人實在很難想像。另外,上述討論都假設為理想狀態,檢驗卻會面臨偽陽性、偽陰性的問題,干擾判斷,實際狀況更加複雜。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肆虐至今,檢驗是防疫的一大關鍵。台灣由於疫情輕微,至今一直都保有足夠的檢驗能力,但是更嚴重的地方,檢驗時常追不上病毒蔓延的速度,而資源不足的地區,大量檢驗累積下來也是不小的負擔。有種策略理論上能改善問題,那就是「多人一測」(Group Testing)。

Group Testing。 圖片來源:NATURE
Group Testing。 圖片來源:NATURE

多人一測的做法,至少能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檢驗士兵是否感染梅毒,美國經濟學家 Robert Dorfman 在 1940 年代提出一次檢驗多人,集體檢驗的概念。

比方說有 27 人需要檢驗,第一輪先分成 9 人一組共 3 組,檢驗 3 次;陰性表示 9 人通通陰性,陽性組第二輪再各自檢驗 9 人,找出是哪些人陽性。如此就不用檢驗到 27 次那麼多。

此一思維下還可以更進一步,那就是把陽性組再拆成更小的分組,例如 9 人再分為 3 組檢驗 3 次。這樣做的優點是能減少檢驗次數,節省資源,缺點是耗費時間。

可想而知,假如陽性實際上佔整體族群的比例不低,集體檢驗能提升的效率有限。不過陽性比例若是不高,多人一測就能展現優勢。

盧安達的理論生物學家 Wilfred Ndifon 表示,善用不同組合,不但能減少檢驗次數,也能節省時間。他提出的策略前半和老方法一樣:第一輪分組檢驗;差異在後半:有人陽性的大組中,同一個人再各自和不同人同組,重複檢驗。

比方說 ABCDE 共 5 人,ABC 一組,BCE 一組、CDE 另一組,結果為 ABC 陰性、BCE 陰性、CDE 陽性,就能判斷 ABCE 為陰性,D 是陽性。透過適當的安排組合,第二輪就能以較少的檢驗次數,釐清哪些人才是陽性。

印度資訊學家 Manoj Gopalkrishnan 則提出,只需一輪便可得知結果的辦法。理論上,一個人可以重複檢驗多次,每一次都和不同人同組,透過交叉比對,便能判斷每一個人有沒有感染。這套辦法能省去第二輪檢驗的時間,但是一次需要的工作量最大。不過最大的問題恐怕在於,每次檢驗的組合將十分複雜,超過檢驗操作人員一般的處理能力。

理論必需與現實配合,最現實的問題是,用 RT-PCR 檢驗導致 COVID-19 的病毒時,一次能檢驗幾個人?

Wilfred Ndifon 的盧安達隊友 Leon Mutesa 表示,一次可以檢驗 100 人,當中即使只有 1 人感染也能偵測出來。然而,德國的專家 Sigrun Smola 指出,一次不該超過 30 人,才能確保結果可靠(他自己一次檢驗 20 人)。

我們知道,由於 COVID-19 病毒的特質,即使一次只檢驗一個人,偽陰性的機率也不算太低。20 人集體檢驗已經有點冒險,100 人實在很難想像。另外,上述討論都假設為理想狀態,檢驗卻會面臨偽陽性、偽陰性的問題,干擾判斷,實際狀況更加複雜。

至今已經有中國、印度、德國、美國採取集體檢驗,還有更多國家即將投入。到底哪些策略管用,讓我們看下去。

延伸閱讀:
The mathematical strategy that could transform coronavirus testing(連結)

作者 / 寒波

分享此文:

  • Facebook
  • Twitter
  • 電子郵件
  • 更多
  • Tumblr
  • Pocket
  • Google
  • Pinterest
  • LinkedIn

相關

國際 新冠病毒 檢驗 武漢肺炎 集體檢驗
2020-07-16 寒波

Post navigation

放生變殺生,釀成生態保育危機 → ← [轉] 衛促會公衛柑仔店-當年衛生所「宅配健康」反思社區照顧

Related Posts

如何看「保釣」勢力高調復出

更值得吾人警惕的,是這些「保釣」人士並非只是抒發過往的大中國 […]

[轉] 以理性正道應對「公投民粹」!

任何人想說服政治上的「黨國之子」及「黨國信徒」,或環保上的「 […]

從美日聯合聲明看陳以信們的謬誤

為什麼只因台灣年輕人不想成為中國人、不想被中國併吞,想保有現 […]

陳菊任人權主委,更應釐清監院分案迷宮

監察院本來就是合議制機關,其他的獨立機關如通傳會、中選會、公 […]

Recent Posts

如何看「保釣」勢力高調復出

如何看「保釣」勢力高調復出

更值得吾人警惕的,是這些「保釣」人士並非只是抒發過往的大中國 […]

More Info
[轉] 以理性正道應對「公投民粹」!

[轉] 以理性正道應對「公投民粹」!

任何人想說服政治上的「黨國之子」及「黨國信徒」,或環保上的「 […]

More Info
從美日聯合聲明看陳以信們的謬誤

從美日聯合聲明看陳以信們的謬誤

為什麼只因台灣年輕人不想成為中國人、不想被中國併吞,想保有現 […]

More Info
陳菊任人權主委,更應釐清監院分案迷宮

陳菊任人權主委,更應釐清監院分案迷宮

監察院本來就是合議制機關,其他的獨立機關如通傳會、中選會、公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