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寄生上流背後的貧窮

  • 國際
  • 時事
  • 民意

除了實際問題以外,整個社會依然藏有窮人偏見的價值觀,常見對於「傳統貧窮」的定義,所謂的「窮人樣」,一部分也受類似公益新聞的影響,另外有關捐款、物資幫助,實質上卻是上對下、高對低的物質、道德施捨。正因如此,時常發生嘴上願意幫助窮人,卻不願意窮人住在你家旁邊的弔詭案例,這在電影中有清楚的刻畫。

韓國電影「寄生上流」日前贏得奧斯卡多個大獎創下外語片的空前紀錄,外界熱議電影內容之餘,也帶起貧富、階級差距的討論,但又能引起多少討論實質幫助需要的民眾。類似凸顯貧富差距弱勢的電影、廣告並非首次出現,也不限於國內與國外。

寄生上流獲得奧斯卡獎,反應出貧富之間的差距。 圖片來源:韓星網
寄生上流獲得奧斯卡獎,反應出貧富之間的差距。 圖片來源:韓星網

特定團體如家扶基金會,更是會固定發布記者會探討相關議題,如去年為弱勢「兒少飲食營養調查」發現有70%的弱勢兒童曾餓肚子,按往例記者會中會有弱勢個案的現身說法,媒體紛紛以200元一餐分十口之家、吃飽就好、我胃口小做標題。公益、貧窮、弱勢等符碼,具體帶起同理心與關愛的行動,無意外的引發社會不小關注。

特別是在網路分享、按讚數上取得不錯的成果,無獨有偶,2019年網路按讚數、分享最多的新聞排行榜上,就有一則創世基金會輔導的地瓜媽媽與藉著騎樓燈光唸書的勵志報導,類似報導的手法一再出現,難免讓人有種販賣貧窮在吸引關注、流量的負面觀感。

某種程度,整件以弱勢個案,困苦敘述的包裝手段,無關對錯。公益團體需要引起媒體關注曝光,才能對挹注捐款有所幫助,然而媒體也清楚哪一種的「動人故事」,最能勾起網友的同情心、同理心,換取點閱率、流量,也是對公益團體的具體幫助,兩者為彼此互相幫助的共生關係,就像「寄生上流」引發的風潮一樣。

過去相關類似的案例,也曾在美國引發討論,有一段時間很經常看到非洲兒童充滿蛔蟲的大肚子畫面片段穿插在新聞臺頻道之間。諷刺的是,悲慘故事每次都和娛樂、生活新聞擺在一起,前一則兒童餓肚子的故事,下一則卻是吃到飽餐廳的業配,這當然是探討同理心的經典問題,當苦難離你很遠,你很難感同身受,反之發生自己身上,即便芝麻小事也會小題大做。

回到給予「實質幫助」上,大部分人看到這類新聞報導,多會按讚跟轉傳,但礙於很多現實原因,真正給予幫助的好心人逐年減少。不過,眾所周知。捐款付錢是最廉價且速成的方式,在「十口之家」故事的背後,隱藏的社會問題不該每次都被「賣窮苦」的新聞抹煞,同樣的體制、窮人租屋、上大學受教育翻身「低級教育」的老問題一再出現。

除了實際問題以外,整個社會依然藏有窮人偏見的價值觀,常見對於「傳統貧窮」的定義,所謂的「窮人樣」,一部分也受類似公益新聞的影響,另外有關捐款、物資幫助,實質上卻是上對下、高對低的物質、道德施捨。正因如此,時常發生嘴上願意幫助窮人,卻不願意窮人住在你家旁邊的弔詭案例,這在電影中有清楚的刻畫。

一時之間既有的文化、社會結構不好打破,不論是公益團體、媒體平台的處理方式很難改變,還有普羅大眾對窮人的心裡想像,讓人微言輕的我們,只能在一則則相似販賣貧窮的報導、電影後,做點人微言輕的道德呼籲。

作者 / 達夫

分享此文:

  • Facebook
  • Twitter
  • 電子郵件
  • 更多
  • Tumblr
  • Pocket
  • Google
  • Pinterest
  • LinkedIn

相關

國際 寄生上流 貧富差距 貧窮
2020-02-19 達夫

Post navigation

武漢肺炎當流感,傷害遠勝SARS → ← 對武漢肺炎,台灣須做清楚的底線選擇

Related Posts

罷免黃捷失敗—不意味深藍民粹勢力的消散

這不僅反映深藍民粹勢力將香港反送中抗爭視為讓藍營在2020年 […]

在新冠病毒絕跡之前

悲傷讓我們痛定思痛,所以應該在此時此刻,我們需要戰勝無知,所 […]

民衆黨如何從「小藍」變「大藍」?

柯文哲最大的艱難,是他願意稱民衆黨為「中國民衆黨」,藉此取代 […]

柯文哲的堅持、馬英九的「誠意」

馬英九對228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所謂的「集體、開放討論」(柯 […]

Recent Posts

罷免黃捷失敗—不意味深藍民粹勢力的消散

罷免黃捷失敗—不意味深藍民粹勢力的消散

這不僅反映深藍民粹勢力將香港反送中抗爭視為讓藍營在2020年 […]

More Info
在新冠病毒絕跡之前

在新冠病毒絕跡之前

悲傷讓我們痛定思痛,所以應該在此時此刻,我們需要戰勝無知,所 […]

More Info
民衆黨如何從「小藍」變「大藍」?

民衆黨如何從「小藍」變「大藍」?

柯文哲最大的艱難,是他願意稱民衆黨為「中國民衆黨」,藉此取代 […]

More Info
柯文哲的堅持、馬英九的「誠意」

柯文哲的堅持、馬英九的「誠意」

馬英九對228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所謂的「集體、開放討論」(柯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