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復活節島與賈德戴蒙:與時俱進的歷史研究

  • 世代
  • 時事
  • 民意

歷史研究其實與時俱進,所謂的「事實」,也許會被更新的知識推翻,而既有的觀點,當然也要隨之變化。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利用已知的資訊,去建構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推論。

最近台灣的歷史課綱又要出新版,也不意外地引起爭論。歷史該怎麼學?在台灣的知識份子圈中,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是相當受到推崇的歷史作者。也許出於對歷史知識的渴望,也許因為台灣世界史資訊的匱乏,賈德戴蒙的《槍炮、病菌與鋼鐵》、《大崩壞》等作品廣受熱愛。

歷史研究也需要與時俱進。 圖片來源:動物租賃吧
歷史研究也需要與時俱進。 圖片來源:動物租賃吧

一般人提及歷史與人類學,常常會舉《槍炮、病菌與鋼鐵》為例討論。甚至還有人說,歷史學者那麼多,還不如一個賈德戴蒙,而且他是理組出身,可見文組就是廢。人紅是非多,賈德戴蒙的批判者眾,台灣也有一些(如《學術雜食者的兩難(上)》[連結]),只是遠不如龐大的愛慕者顯眼。

知識淵博,多元呈現的賈德戴蒙,滿足了台灣讀者某塊缺憾的需求,然而學術發展速度飛快,別說經典歸經典,卻是上個世紀成書的《槍炮、病菌與鋼鐵》,即使是更近期如《大崩壞》等,賈德戴蒙寫給大眾作品中的一些資訊,也已經跟不上新的研究。

過去台灣歷史教育最為失敗的一點,恐怕是讓很多學生覺得,歷史是一門進展緩慢,變化有限的學問,只要把課本寫的東西通通背起來,就能掌握歷史。假如固守這種心態,搞不好會把《槍炮、病菌與鋼鐵》當成聖經讀,以為讀完就能理解世界歷史;但這是天大的誤會,實際上,歷史相關研究的狀況是,新知持續累積,觀點不斷推陳出新。

舉個例子。在賈德戴蒙一長串「人類毀滅環境」的警世案例中,其中之一是以巨大摩艾(Moai)石像聞名的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

過往的研究,加上賈德戴蒙文筆的渲染,一般人對復活節島的印象大概是,島上居民的祖先,漂洋過海抵達以後,經歷了一段人口成長、生活繁榮的美好時光,卻因過度揮霍小島上有限的資源,使得復活節島與其他人群斷絕交流,社會退化,居民只能困守島上,由貧脊的陸地榨取食物,摧毀了有限的耕作土壤,最後在歐洲人來到島上時,只看到一片土地使用過度,社會殘破衰敗的景象。

作為警世寓言,這個島民毀了家園的故事,太適合給現代的城市人看了。但是以上說法過去就有爭議,最近新發表的論文則告訴我們,真相或許是另一回事。

新研究調查了復活節島,由西元1400年到歷史時期(歐洲人抵達以後),島上居民飲食與環境的狀態。用新的方法分析後,論文發現Rapa Nui人(復活節島的居民)的飲食中大約有一半取自海洋,比之前認為的更高,意謂島民沒那麼冥頑不靈,不但知道,也有能力由貧脊的陸地以外,取得其他食物來源;另外還有證據指出,島民並沒有傻傻的把土地一直種到再也種不出東西,反而早已懂得經營耕地,維繫肥力。

為什麼新研究述說的故事,跟舊版本那麼不同?研究方法的革新以外,論文作者 Carl Lipo 認為,誤解多半來自:「復活節島民的生活方式,跟外人既有的認知不同」。(參考《Easter Island not victim of ‘ecocide’, analysis of remains shows》[連結])

我們對復活節島的印象,都來自抵達島上歐洲人的記載。然而,由於環境大不相同,太平洋島民生產農作物的方式,與歐洲農夫截然不同,這使得不懂島民智慧的歐洲人,看到島上不熟悉的環境時,很容易先入為主的認定,必定有什麼壞事發生過。

歷史該怎麼學,怎麼理解?這個案例可以告訴我們,歷史研究其實與時俱進,所謂的「事實」,也許會被更新的知識推翻,而既有的觀點,當然也要隨之變化。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利用已知的資訊,去建構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推論?認知到這些,看似早已逝去的歷史,才能發揮新的價值。

本論文大家都可以下載:

《Diet of the prehistoric population of Rapa Nui (Easter Island, Chile) shows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連結]

對於太平洋島嶼的歷史研究,近幾年不斷推陳出新,許多新研究推翻舊有的論點,連賈德戴蒙自己也加入介紹的行列:《太平洋小島為何崩潰,成為人吃人的世界,又如何克服?》[連結]

分享此文:

  • Facebook
  • Twitter
  • 電子郵件
  • 更多
  • Tumblr
  • Pocket
  • Google
  • Pinterest
  • LinkedIn

相關

歷史 社會
2017-07-19 寒波

Post navigation

台灣解嚴三十年,中國還在戒嚴 → ← 劉曉波之死能撼動中國政權?

Related Posts

柯文哲的堅持、馬英九的「誠意」

馬英九對228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所謂的「集體、開放討論」(柯 […]

從「三顧茅廬」談「少康中興」

趙少康是第一位把「統獨」與「省籍」正式搬上政治選舉舞台的人, […]

《鬼滅之刃》不適合幼兒觀看

影視的分級絕對是有它的道理。在電視隨時開起、即可全盤接收的時 […]

悼崑濱伯—守護土地的溫柔長者

在崑濱伯的笑顏中,我看見了那份對土地的「愛」!他告訴人們要好 […]

Recent Posts

柯文哲的堅持、馬英九的「誠意」

柯文哲的堅持、馬英九的「誠意」

馬英九對228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所謂的「集體、開放討論」(柯 […]

More Info
從「三顧茅廬」談「少康中興」

從「三顧茅廬」談「少康中興」

趙少康是第一位把「統獨」與「省籍」正式搬上政治選舉舞台的人, […]

More Info
《鬼滅之刃》不適合幼兒觀看

《鬼滅之刃》不適合幼兒觀看

影視的分級絕對是有它的道理。在電視隨時開起、即可全盤接收的時 […]

More Info
悼崑濱伯—守護土地的溫柔長者

悼崑濱伯—守護土地的溫柔長者

在崑濱伯的笑顏中,我看見了那份對土地的「愛」!他告訴人們要好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