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土文化走向國際舞台,是台灣發展文創值得嘗試的路徑。
前陣子,因為某些文創園區過於商業化,引發「真文創」或「假文創」的爭議。其實,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需要兼顧天秤的兩端,一端是以「文化創意的內涵」來創造或增加價值;另一端則是透過「產業化」(包括建立穩定的獲利模式與產業鏈)以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
有關前者,紀錄片《行者》能給我們一些啟發;至於後者,則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行者》是導演陳芯宜以影像長期記錄編舞家林麗珍,以及她創立的無垢舞蹈劇場的故事,於今年四月上映,受到藝文界關注與不少觀眾的迴響。這部紀錄片給台灣發展文創的啟發,起碼包括以下三點:
一、創作需要觸動人心
導演表示,《行者》是獻給世上所有覺得自己不斷被消耗,而找不到力量的人。片中呈現編舞家與舞者們,在劇場的排練與演出、日常生活的修行,由於投入真實的情感將舞蹈推展到極致,故而產生巨大的生命力。
為了讓舞作能從室內劇場的感動,轉化為大銀幕的影像語言,《行者》的部分畫面,採取台灣少見的舞蹈電影(Dance Film)拍攝手法,讓舞者在台灣的山巔海邊,有如精靈般現身並舞動身體,與大自然的秘境天人合一,展現林麗珍享譽舞壇的「空緩美學」,絕美畫面令人感動。
二、創作需要時間積累
《行者》導演當初拍攝,並沒有限期完成的壓力,而是因為對人生與藝術有疑惑,於是跟著編舞家與舞者們不斷挖掘下去。導演形容,拍紀錄片就像跳雙人舞,需要雙方的信任與默契。
導演十年磨一劍,不只參與了編舞家的生命歷程,而且早已熟悉舞者們平日排練與上台表演的狀態,所以能精準捕捉當中的真情流露畫面。十年光陰累積了一千個小時的影像素材,經過長時間的剪輯與後製,最後終於完成《行者》。
三、本土文化是創作靈感的泉源
《行者》其中一段,是林麗珍與舞者跟隨媽祖遶境,實際參與民俗祭典的歷程,而這些經驗終會成為舞蹈創作的養分,例如林麗珍的舞作《醮》,源自台灣民間宗教儀式,並探究人、鬼、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這提醒我們,創作靈感不是脫離人群的,而是源自庶民的生活與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林麗珍的舞作與無垢舞蹈劇場,早已躍上國際舞台,足跡遍及歐美等國的藝術節與劇場。這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發:從本土文化走向國際舞台,是台灣發展文創值得嘗試的路徑。
作者 / 路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