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爭議一路延燒到教育部六神無主,支持課綱或反對課綱者,針對此一議題上從來沒有建立公共空間的討論平台。尤甚者,有年輕生命甚至為了反課綱而犧牲,國人看到此一新聞不禁悲痛莫名,大家都知道新版課綱背後牽涉的是國家意識型態,不同國家認同是臺灣社會最為敏感的神經,漸進而為切勿挑起不必要的矛盾,當政者思索政策推動時千萬不可一意孤行,否則背後是臺灣社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臺灣早已身在世界的脈動之中,在多元化、全球化、網路化、後現代化的趨勢下,臺灣業已在世界建立安身立命的基礎,國人在接受政治社會化時強調的是自主思考,課綱惹起的爭議已超越教育、歷史學者的專業範疇,該爭議到底可以無限上綱到什麼程度?著實考驗國人的智慧。筆者唸書時歷經是末代聯考,使用國立編譯館的教科書,扣掉英、數、理等專業、客觀的科目,求學時便感嘆國文是古文、地理是歷史、歷史是小說、三民主義是填充,社會組的無奈。
尤其是三民主義這個科目,幾乎與默背抄誦的八股科舉無異,從中學教育中被刪除,而轉型為稍具客觀的「公民與社會」,筆者已經認為這是臺灣教育改革進步的象徵。「三民主義,吾黨所宗」在台灣邁入文明國家的進展中,似乎有點死灰復燃,卻未燃盡的現象,演變為「三民主義,無黨所用」,迄今三民主義究竟是孫文體大而思不精的讀書心得,抑或半桶水治國寶典,卻束諸高閣,隨著時代改變,三民主義從政治原則演變為歷史題材。嚴格說來,筆者並不認為三民主義具資格來指導國家政經發展,三民主義的剛性特質會讓許多自由主義者望而生却,很多論述也經不起當代社會科學客觀的論證。
在聯考的年代,許多教授開玩笑說:三民主義若考個滿分,可以直接保送三民主義研究所或革命實踐研究院。為了提倡三民主義,政府早期甚至在各大專院校普設三民主義研究所,畢業生多從事高中三民主義教師或是大專院校共同科中華民國憲法教師等職。然而,隨著民主化的開展,各大學為了學術專業以及學生出路考量,三民主義研究所紛紛改名,如台大、政大的三民主義研究所均改名為國家發展研究所,師大的三民主義研究所則改名為政治學研究所,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則改名為中山及中國大陸研究所等等,至今台灣各大學已無名為「三民主義研究所」者。
倒是現在不少中國大陸學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亦紛紛改名「社會發展研究」,曾有一個大陸學者和筆者開玩笑:臺灣對三民主義如棄敝屣,覺得可惜,三民主義研究所回到大陸發展,還是很有搞頭的。